洞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洞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蕊簡薦誠川后聳,金龍傳信洞天聞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本宮投龍簡中使
- 一碧太湖三萬頃,屹然相對洞庭山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浣溪沙
- 致得仙禽無去意,花間舞罷洞中棲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崔少卿鶴
- 山盤江上虬龍活,殿倚云中洞府深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題酆都觀·仙都觀
- 孤筇螟踏煙中路,萬壑春藏洞里天。 -- 出自清·李鴻章·游鹿洞歸途感賦
- 兩度歸帆溯上流,蕭蕭落木洞庭秋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失題四首
- 雖曰眼席底空花,直是明白洞然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不用刻舟徒記劍,片帆已過洞庭湖。 -- 出自宋·釋守凈·偈二十七首
- 老樹葉殘霜鬼哭,斷崖云冷洞猿愁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韜光庵
- 芳草獨行山路僻,白云相送洞門低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晚酌示藏用諸友(四首)
- 云是昆侖山頂石,海風吹落洞庭湖。 -- 出自唐·程賀·君山
- 儒流今以術為資,滿腹星躔洞隱微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又贈術士薛鏡臺二首
- 大屋修廊巖下路,凄風冷雨洞中春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游張公善權二洞四首
- 政有賢人林下集,何嘗俗客洞中來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竹軒睡起詩和者既多輒復次韻
- 無限春愁莫相問,落花流水洞房深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寄遠
- 碧云欲合帶紅霞,知是秦人洞里花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以紅碧二色桃花送務觀
- 拍手東風喚白猿,劃開元蓋洞天門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韻游龍門十絕
- 隔簾草樹隔溪山,密密深深洞啟關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暑坐
- 元是昆侖山頂石,海風吹落洞庭湖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君山
- 只有逍遙好知己,何須更問洞中天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境陟名山烹錦水,睡忘東白洞平茶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酬周相公見贈
- 淺色暈成宮里錦,濃香染著洞中霞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甲子歲夏五月自長沙抵醴陵貴就深僻以便疏慵
- 情著春風生橘樹,歸心不怕洞庭波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別洞庭維諒上人
- 一條寒玉走秋泉,引出深蘿洞口煙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引水行
- 虎跡新逢雨后泥,無人家處洞邊溪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日晚歸山詞
- 梅熟已過南嶺雨,橘酸空待洞庭霜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荔枝
- 渡水傍山尋絕壁,白云飛處洞天開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題合溪乾洞
- 楚澤潦收湖水白,歸舟遙憶洞庭人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表弟張湜秋霽之什
- 承露玉漿仙掌曙,亞霜金顆洞庭秋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慎大詹以吳柑見貺
- 須信宦游皆有地,十年四過洞庭湖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北歸再過洞庭
- 幔亭落日笙簫遠,毛竹連云洞府深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游武夷山
- 欲睹詩豪兼草圣,一尊聊發洞庭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富公權宗丞十站
- 正月八日記游仙,三十六天洞靈洞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張公洞
- 與說近蹤應稍慰,買山全占洞庭云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解任后得明卿罷官報寄贈(以下弇州續稿)
- 莫笑桃源春水斷,梨花也失洞庭煙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上巳日將入西湖看桃花道遇風雨返舟溪上時左
- 黃鶴樓前漢陽雪,岳陽樓前洞庭月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祁陽行
- 我從章江出彭蠡,巴陵長沙洞庭尾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皂角灘
- 帝里朝辭供奉班,客程宵濟洞庭灣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春興(六首)
- 當時信有壺中景,今日親來洞里天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丈人觀
- 巾舄初隨入蜀船,風帆吼過洞庭煙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自湘中將入蜀留別諸友
- 垂白堪思大亂前,薄游曾駐洞庭邊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懷巴陵
- 久別莫忘廬阜約,卻來須有洞庭詩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體休
- 常聞相幕鴛鴻興,日向神仙洞府游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懷武陵因寄幕中韓先輩、何從事
- 落葉流風向玉臺,夜寒秋思洞房開。 -- 出自唐·沉佺期·雜歌謠辭·古歌
- 初訪西城禮少君,獨行深入洞天云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游洞靈觀
- 水墨乍成巖下樹,摧殘半隱洞中云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與湛上人院畫松
- 渡水傍山尋石壁,白云飛處洞門開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題潘師房
- 欹欹側側海門帆,軋軋啞啞洞庭櫓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江行
- 世人貴身不貴壽,共笑華陽洞天口。 -- 出自唐·萬楚·小山歌
- 紅日不知華省暮,扁舟如下洞庭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留題吳促庶省副北軒畫壁兼呈楊樂道陳院龍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