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洞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誰把斧斤揮直下,斫開洞戶許人來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羅漢洞
- 吾嘗北風吹湖船,飛過洞庭一日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常德教趙君
- 六字籀文天篆刻,數間洞屋石帡幪。 -- 出自宋·韓伯修·洪山
- 棄置成散材,歲久即空洞。 -- 出自宋·洪鉞·示兒
- 卻憶桃源洞里人,日出洞銷忘舊路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
- 察形察色君所解,直須洞燭賢愚心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勉都干權君
- 路移巖石中間入,人在洞天深處行。 -- 出自宋·黃敏求·予丙子辛已兩游解空寺已亥秋又至思上人徙舊
- 巉巖欲下落澗渚,滿澒洞千鈞一毫屬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同魯山韓丞觀女靈廟前險石
- 陰陽石罅滴瓊液,拂拂洞戶生天風。 -- 出自宋·江邦佐·游潯州南山
- 有唐刺史昔行縣,訪尋洞穴為寒亭。 -- 出自宋·蔣祺·暖谷詩
- 漢室真人已駕鴻,空留洞府舊山中。 -- 出自宋·蔣燮·碧云洞
- 山西十數里,乃是丹霞洞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和蘇著作麻姑十詠·丹霞洞
- 金闕殿前朝玉帝,丹霞洞口謁麻姑。 -- 出自宋·李潛真·游麻姑山
- 高人豈合世間著,紫羅洞邊能少留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顏博士游紫羅洞五首
- 自是市朝人不到,非關洞戶鎖崢嶸。 -- 出自宋·李左史·大隱屏
- 屢在仙游亭上醉,仙游洞里杳無人。 -- 出自宋·劉遁·仙游亭詩贈丁晉公
- 第一真巖豈浪名,高明洞達窈而深。 -- 出自宋·劉子薦·游老君洞
- 路入瀟南地一隅,天開洞府若為模。 -- 出自宋·孟坦中·陽華巖
- 鶴迎仙馭迷三島,云入洞天朝百靈。 -- 出自宋·潘良正·游洞霄宮
- 千年箬底遺丹紅,桃花洞口吹天風。 -- 出自·彭老·大滌洞天留題
- 獨坐澗邊聽水落,卻來洞口看云生。 -- 出自宋·齊唐·句
- 阮公雖淪跡,識密鑒亦洞。 -- 出自宋·錢選·五君詠·阮籍
- 青鳥山深藏宿霧,白猿洞敞納晨暉。 -- 出自宋·史少南·白龍洞磨崖
- 只好壘胸澆酒遣,未妨洞腹曬書眠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送王昭祖國史吏部歸丹陽七絕
- 鄰家羌笛莫生事,春在洞房深更深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墨梅
- 子只見風清月白,焉知洞里花香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直得石梁忽然大悟,石洞頓爾心休。 -- 出自宋·釋道行·偈五首
- 汗血何時別大宛,一嘶洞府已千年。 -- 出自宋·釋法顯·仙馬洞
- 名字馨香滿道途,挽將洞水注南湖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送皎中庵住廣壽
- 不是老人重著力,雨花洞口棘漫漫。 -- 出自宋·釋晦山·曹山寺
- 難瞞眾眼病堂尅,何和洞家兒子情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四十一首
- 截斷程途驀直來,乾坤洞徹此門開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三十四首
- 相期遠公社,后會邈鴻洞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和徐國錄韻
- 小白山頭花弄影,潮音洞口浪翻空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為周上人贊觀音
- 今朝八月二十五,記得洞山離杳渡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想得當初落筆旱,名山洞府遍尋思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題履道兄古松圖
- 象骨峰頭木馬嘶,新豐洞口石牛吼。 -- 出自宋·釋文準·偈十二首
- 一相光中無二形,劫火洞然無退返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大家凈洗佛渾身,徹底洞然明皎潔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須信自心元是佛,靈光洞耀沒中邊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演·偈
- 佛祖單傳無二心,生死洞然空四壁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慶一上人
- 長使千峰光景動,未應洞裹老金雞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游翠巖山
- 長潭有令姿,山綠納空洞。 -- 出自宋·孫巖·去冬過石潭上時吳義夫同行欣然謂予曰詩境甚
- 丹崖翠壁明空山,呀然洞府蔥蘢間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同邱直長和歐公三游洞韻
- 憶昔尋幽興未終,重來洞府訪仙翁。 -- 出自宋·汪立中·甲戌廷對后到洞霄丙戌假守新安又得寄徑成詩
- 商山紫芝青門瓜,武陵洞底栽桃花。 -- 出自宋·王景月·桃源行
- 一言意合即定人,咄嗟洞見無留停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何宣仲
- 寂然二物俱有光,物外洞庭容借香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子楚以二酒合而為一且效洞庭春色以詩敘其事
- 轍跡峰前聊息跡,忘歸洞口未能歸。 -- 出自宋·吳謹微·游仙都五首
- 開樽六一亭,偃蓋飛來洞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送春有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