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洞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應似六一先生,神清之洞,萬仞蒼苔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念奴嬌·今年秋早
- 若還到底不明時,黑洞洞、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鵲橋仙 月蝕
- 韓愈詩奇封碧蘚,朱陵洞古枕寒流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合江亭
- 目看瓜步云,心近茅家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高士王君歸建業
- 黛峰細浪得平遠,前對洞庭傍太湖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何君寶畫
- 石碾破微綠,山泉貯寒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宋著作寄鳳茶
- 貿金得玉莫忘寶,卻過洞庭乘朔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廖倚歸衡山
- 琵琶日日有秋聲,雁過洞庭風入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得余干李尉書綠示唐人于越亭詩因以寄題
- 水從太湖根底穿,月出洞庭山上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邵郎中姑蘇園亭
- 又聞地有三十六所洞,洞中多聚神仙眾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安秘丞歌詩集
- 柅車得三宿,延我入溪洞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題陜府南溪兼簡孫何兄弟
- 忽然鼓笛太平調,便是洞庭聞樂來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乙酉正月二十日游慈云三首
- 自分依蓮游綠水,豈期洞檄又秋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代前人次韻趙縣尉即席詩
- 萬壑風鳴千嶂月,小有洞中天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武陵春·山鳥喚人歸意重
- 鳴金玉,瑯瑯聲里,高會洞中賓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滿庭芳 李社長壽
- 東井沐浴辰巳畢,先進洞房上奔日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金珰玉珮歌
- 大孤山遠小孤出,月照洞庭歸客船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小孤山
- 神池閟寶象,光怪發巖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神運殿望香爐天池等峰晚宿官廳明日早發
- 我為吟詩說云夢,荊江洞庭方洶涌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大風與楊念三飲次作此
- 西樓沉醉不知散,潮落洞庭洲渚多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戲代李協律松江有贈
- 猿啼巫峽曉云薄,雁宿洞庭秋月多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盧山人自巴蜀由湘潭歸茅山因贈
- 朝陽巖下湘水深,朝陽洞口寒泉清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朝陽巖下歌
- 無為洞口春水滿,無為洞傍春云白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無為洞口作
- 珂馬朝歸連萬石,稍門洞啟親迎客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城南亭作
- 妙含道德五千余,迥出洞天三十六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游老君洞
- 阮公雖淪跡,識密鑒亦洞。 -- 出自南北·顏延之·阮步兵
- 笑舊日園林,佺巢曾園洞中樓名蜀錦平園亭名,處處可攜手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是他家
- 鯉魚吹浪江波白,霜落洞庭飛木葉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芙蓉曲
- 此天每在西北上,紫霄洞客曉煙望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蕭史圖歌
- 鮫綃玉檻作扃櫳,淹雅洞中王母隊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玉樓春·三月牡丹呈艷態
- 行當結侶候春水,一訪洞庭湖上棹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對雨思蘇子美
- 緣源散討不知極,但見洞穴爭嵚嵌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孔先生以仙長老山水略錄見約同游作詩答之
- 太平世界豐登外,小有洞天閒適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水云溪畔樂逍遙,煙霞洞里忘思慮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 三十首 贈曹仙、甘仙、張仙同居煙
- 酬心愿,勸人修煉,功到洞仙歌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夜叉婆
- 玄玄處,三光并秀,照耀洞中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和張飛卿殿試韻
- 苔列無文錢,隨陰貫寒洞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游覽雜賦(三首)
- 九疑山高望不極,影落洞庭清徹底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夏仲昭墨竹橫卷蓋陳緝熙先生故物也
- 明日鄧林廳斧入,可能洞底拔長松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丁未六月七日考試漢教習試院作二首
- 修行但好倍精專,十洲洞府有神仙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若向此中明此義,十洲洞府蘊馨香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因思萬點愁人處,何似洞庭金作堆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和錢濟明游官園
- 歸與宴坐故溪上,此心洞與溪水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葉英州清白亭
- 海上有三山,嶺南有一洞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游三乳洞
- 茲山凡幾到,題字遍巖洞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天平山
- 一自奎星,去朝帝所,嘆洞簫聲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念奴嬌·天風浩動
- 近習星文兼賣卜,每尋洞穴不赍糧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道士
- 王孫乘顥氣,九萬里空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昌谷
- 惆悵不來照明鏡,卻掩洞房抱寂寂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六嘆
- 誰知根塵間,境界極空洞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香寂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