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在第9個字的詩句
洛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小車行處人歡喜,滿洛城中都似家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小車行
- 初出都門外,西南指洛陬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游洛川初出厚載門
- 堯夫自處道如何,滿洛陽城都似家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自處吟
- 發(fā)改河陽鬢,衣余京洛塵。 -- 出自隋·呂讓·和入京
- 君不見香山居士居洛陽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輶歸自五羊得承可舊詩一編書其后
- 但得靜中樂,村村皆洛陽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用前韻送酒與約齋
- 平田茫茫芳草合,清洛不斷波悠悠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春三首
- 頗言行有日,征艎下洛渚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喜吉老甥見過
- 苦乏西來使,何緣至洛陽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文剛求蟹
- 風(fēng)俗通秦壤,川原抱洛京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惠莊道中
- 尚想蘭宮路,東風(fēng)清洛濱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十二月二十六日旦聞東堂啄木聲忽記作福昌尉
- 為報空潭橘,無媒寄洛橋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江南旅情
- 歸思那堪說,悠悠限洛城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宿陳留李少府揆廳
- 爾來屢遷易,三度尉洛陽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劉四
- 再三抱此悵為別,嵩洛故人與之說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雙筍歌送李回兼呈劉四
- 子月過秦正,寒云覆洛城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相里造入京
- 歲晚亦歸去,田園清洛東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寄天鄉(xiāng)寺仲儀上人富春孫處士
- 此路成幽絕,家山鞏洛西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春泊弋陽
- 云月有歸處,故山清洛南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長安早春懷江南
- 載筆離秦甸,從軍過洛州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鄭谷先輩赴妝州辟命
- 喜氣連云閣,歡呼動洛城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東都酺宴
- 愿作楓林葉,隨君度洛陽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南中別蔣五岑向青州
- 既非還吳張,亦異赴洛陸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長岡亭呈德升大光
- 綠綺膺河檢,清壇俯洛濱。 -- 出自唐·蘇味道·奉和受圖溫洛應(yīng)制
- 金狄移灞岸,銅盤向洛陽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過漢故城
- 瑟怨來湘浦,鴻驚近洛川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再賦
- 務(wù)使霞漿興,方乘泛洛歸。 -- 出自唐·武則天·早春夜宴
- 惆悵緘書畢,何人向洛陽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津亭有懷
- 問翁安致之,遠(yuǎn)自伊洛郊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同曼叔出郊
- 自愧塵緣未斷,在磁洛兩郡,且恁隨緣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光燦 寄長生劉師兄
- 千年萬年興廢,花月洛陽城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訴衷情·山河縈帶九州橫
- 積尸成坡陀,凍血凝洛澤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劉贊府之官都昌五十韻
- 一二人家化,骎骎似洛中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挽平山菊澗
- 東家嘗記老吾老,西洛請師迂叟迂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寄題王氏佚老堂
- 野霽看吳盡,天長望洛非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江行有懷
- 光艷動春朝,妝成映洛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當(dāng)壚曲
- 影答余他歲,恩私宦洛陽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答魑魅代書寄家人
- 昨夜南亭望,分明夢洛中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驩州南亭夜望
- 平章此去似何人,似洛社、戴花舞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鵲橋仙·閣中蕓冷
- 或問漢庭名卿,僅數(shù)洛陽耆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強(qiáng)甫赴惠安六言十首
- 人生無過家山好,京洛風(fēng)塵莫久留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翀甫侄西上
- 比滁亭筆尤高簡,與洛橋碑角長雄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延平湯使君惠雙溪樓記跋以小詩
- 日夕猿鳥伴,古今京洛塵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旅次商山
- 一經(jīng)勝籯金,萬帙供洛誦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示諸兒
- 江淮消息愁端厭,關(guān)洛功名老色欺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詩告至李漢州
- 予亦從此去,閑居清洛濱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秋庭貽馬九
- 昔歲幸西土,今茲歸洛陽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晚次東亭獻(xiàn)鄭州宋使君文
- 天意知如此,星言歸洛師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望幸亭
- 笙歌厭聽吟清句,京洛思?xì)w展畫圖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贈東川梓桐縣韋德孫長官
- 歸路峨眉雪,舊房京洛塵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文慧大師歸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