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在第6個字的詩句
洛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不御鉛華似洛妃,清虛全與道相宜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次楊元會白蓮二首
- 身縶南冠懷洛寺,恨無北客話高嵩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次子都兄借楊凝式帖韻
- 兒曹亦可樂,洛誦聲洋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久不作詩喜仲兄遷鄰居因成長句
- 吏卒不識面,洛誦出窗牖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制帥林和叔歸
- 隴梅真季孟,洛浦是精神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水仙
- 舊事與誰談洛下,倦游聊爾話黔中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華叔文牡丹
- 家世要談京洛舊,古碑共閱漢唐余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奉贈子冉議郎老兄
- 一旦秋風起洛濱,東歸聊復寄鱸莼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秋興
- 老梅委林莽,洛佩遺丁東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再賦
- 三復君詩想洛陽,令人憤極意飛揚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謝慧明王道自大面山寧贈三詩并密黃精
- 延平之津,伊洛之涯涘也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楊文靖早間帖贊
- 紅旗指關定洛,看春融、喜色動宸旒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木蘭花慢·豆花輕雨霽
- 點點若知河洛意,庖犧豈有古今殊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題涵古
- 了卻經營宛洛事,入登樞筦贊帷籌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荊閫宴呂馬帥樂語口號
- 武榮賈客來洛陽,手攜尺書叩巖谷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題金粟洞
- 十載青衫關洛客,半生白首楚橋書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和梅鏡寄韻
- 當時亦號小洛陽,游胡劉蔡居相聯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觀洛行
- 舊說花王稱洛蘇,洛蘇還識此花無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小亭前白牡丹
- 若逞仙姿游洛浦,定知神女謝風流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贈佳人
- 千里夢歸清洛近,三年官罷杜陵秋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罷華原尉上座主尚書
- 押引蝗蟲到洛京,合消郡守遠相迎。 -- 出自唐·楊凝式·句
- 出剡篇章入洛文,無人細讀嘆俱焚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送友罷舉赴邊職
- 鑾駕久不幸,洛陽春草多。 -- 出自唐·于鄴·洛中有懷
- 昔日聲名喧洛下,近來詩價滿江南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寄孟賓于
- 昔日聲塵喧洛下,近年詩價滿江南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寄孟賓于
- 昔日聲塵喧洛下,近年詩句滿江南。 -- 出自宋·孟賓于·句
- 解珮當時在洛濱,悠悠疑是夢中身。 -- 出自·李中·所思
- 滿目江山異洛陽,昔人何必重悲傷。 -- 出自唐·朱存·新亭
- 滿目江山異洛陽,昔人何必重悲傷。 -- 出自唐·朱存·金陵覽古·新亭
- 花品姚黃冠洛陽,巴中春早羨孤芳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和杜運使巴峽地暖節物與中土異黯然有感詩三
- 花品姚黃冠洛陽,巴中春早羨孤芳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和社運使巴峽地暖節物與中土異黯然有感詩三
- 柳絮飛來別洛陽,梅花落后到三湘。 -- 出自唐·蕭靜·三湘有懷
- 艷陽灼灼河洛神,珠簾繡戶青樓春。 -- 出自唐·薛馧·贈鄭女郎(一作鄭氏妹)
- 恨凌波羅襪,洛浦塵生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鳳凰臺上憶吹簫簫 贈喬媼張氏 以上強村叢書
- 山支抱鞏合,洛尾貫河流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再經行慶
- 一字夢靈通洛學,諸儒文弊隔賢關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高司業二首
- 一舉盡收關洛舊,不知消得幾分愁? -- 出自·毛(王羽)·甲午江行
- 鳶魚察理河洛后,金玉追章秦漢前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夜聽誦太極西銘
- 躍馬揚鞭游洛陽,片言出口生輝光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行路難·君不見富家翁
- 鐵騎飛空京洛收,會盟贊普散邊愁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報載某至重慶距西安事變將十年矣
- 宛轉別是京洛聲,中有離愁千萬尺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雙溪行
- 已見馳聲嵩洛下,卻來吟眺楚江邊。 -- 出自明·王慎中·松江莫生廷韓遠來見訪比歸賦贈
- 咸陽天下險,洛邑天下中,潼關睥睨周西東。 -- 出自明·吳國倫·送徐行父少參赴關內
- 魂魄昆侖氣,洛洛清溪流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感懷二十首
- 當年紹述議,洛黨亦奔播。 -- 出自宋·程遇孫·□□庚午春之七日前成都通川陵陽程遇孫艤東
- 開口人知宗洛派,舉頭身欲近閩天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鄉君子肯堂董君分教貴溪作詩奉寄
- 鐵馬長驅河洛水,金牌亟返郾城戈。 -- 出自明·鄧氏·讀岳武穆王傳
- 函谷青牛關,洛京白馬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柯德陽埽塵齋
- 吾行為何事,洛詠不成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泊皂林
- 擊壤歌太平,洛人為結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改白云庵疏語為李道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