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在第6個字的詩句
洛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大眾喜顏開,洛陽金鳳來。 -- 出自·老舍·觀豫劇花打朝
- 風(fēng)塵澒洞河洛空,流落江南歲三百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沈啟南所藏郭忠恕雪霽江行圖真跡
- 孫皓泥頭入洛陽,后庭奪目萬紅妝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張華
- 孤竹秀雙仁,洛水濯二妙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純父家池雙頭蓮
- 壯歲聲名動洛陽,重重皎日出撫桑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憶昔
- 和備淆骸赤洛陽,騎疏應(yīng)共枕紅妝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桓范
- 吾聞北人說,洛下價不低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筍
- 我欲他時清洛上,為君正櫓作鯔鯔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題陳宣事煙波泛宅
- 圣意聿宗伊洛訓(xùn),愚臣謹(jǐn)繹考亭編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入講論語二首
- 恰見測圭營洛邑,忍看披發(fā)祭伊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有感
- 謂宜載寶餉洛貴陽市,顧肯割愛遺山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銅雀瓦硯歌一首謝林法曹
- 君實固難安洛汭,子虛亦合薦周行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又次邦衡長子總干韻
- 花接門園記洛川,明農(nóng)堂畔識豐年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慶元庚申華隱樓成其下明農(nóng)堂新接牡丹亦盛開
- 柳絮飛時別洛陽,梅花發(fā)后到三湘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巴陵夜別王八員外(一作蕭靜詩,題云三湘有
- 洛水春冰開,洛城春水綠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洛陽道五首獻(xiàn)呂四郎中
- 洛城本天邑,洛水即天池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送恂上人還吳
- 明年菊花熟,洛東泛觴游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京口送別王四誼
- 回鶻數(shù)年收洛陽,洛陽士女皆驅(qū)將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聽杜山人彈胡笳
- 香滿賜衣歸洛社,苔封丈室寄梁園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首座昇大師赴西京知教門事
- 苦吟多年依洛社,賦成他日上蘭臺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與客啟明
- 豳冰那浣熱,洛笛更生愁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屬疾
- 幾欲寶酥煎洛蕊,遲回未忍折云裳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趙園看白牡丹
- 憶昔尋春西洛橋,酴醾結(jié)洞橫朱架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郡圃觀酴醾
- 淇竹秋棱欒,洛花春布濩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竹源之集奇仲不赴蕭屯以詩嘲之再用原韻
- 度關(guān)山,望河洛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短歌
- 東岳封回宴洛京,西墉通晚會公卿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廣達(dá)樓下夜侍酺宴應(yīng)制
- 拄去客歸青洛遠(yuǎn),采來僧入白云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梓栗杖送人
- 始見郎官拜洛陽,旋聞近侍發(fā)雕章。 -- 出自唐·劉憲·餞唐永昌
- 粉貌早聞殘洛市,簫聲猶自傍秦宮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無題
- 風(fēng)桃諸處錦,洛竹半溪煙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題梅嶺泉
- 回雪凌波游洛浦,遇陳王。 -- 出自唐·長孫無忌·新曲二首
- 聞道飛鳧向洛陽,翩翩矯翮度文昌。 -- 出自唐·李適適·餞唐永昌赴任東郡自尚書郎為令
- 童冠八九,于洛之隈。 -- 出自唐·高瑾·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(得哉字)
- 故園風(fēng)花虛洛汭,窮峽凝云度歲華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十月梅花書贈
- 行色未拋京洛地,先聲已壓洞庭秋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宋屯田之湖南轉(zhuǎn)運判官
- 前旌舉,天回洛水,路轉(zhuǎn)崧峰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虞神歌
- 擊汰千艘供洛禊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蝶戀花·風(fēng)過漣漪紋縠細(xì)
- 萬手抄詩遍洛城,老懷可但向來傾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朱通判嚴(yán)上舍
- 登劍棧,懷關(guān)洛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滿江紅·元帥籌邊
- 時有詩情窺洛社,斷無書尺到京華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和虞滄江餞臘觀梅
- 長沙卑濕國,洛陽年少留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楊村四十韻
- 馬首漸東京洛近,小寒無用苦思家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馬上口占三絕
- 君把使旌臨洛水,我參樞幕過潼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靈壁驛有方公美少卿留題戲和於壁
- 北渚一帝子,洛川一宓妃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王氏碧雞園六詠·露香亭
- 二老果能如洛下,固宜慧遠(yuǎn)賦優(yōu)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錢處和大資四首
- 自有文章追洛下,莫緣譽(yù)處厭糟丘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久別黃虛中忽會又別二詩道意
- 顧秦雍,審伊洛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登山曲
- 龍山猶可想,洛浦尚能追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
- 市上芳菲小洛陽,誰家細(xì)馬走紅妝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彭州送花
- 好喚凌波來洛浦,醉促霓裳仙拍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念奴嬌·涼生秋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