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在第4個字的詩句
洛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晉家都洛濱,朝廷多近臣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洛川懷古
- 詠詩懷洛下,送客憶山東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長安感事呈盧綸
- 君行過洛陽,莫向青山度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冬夜與故友聚送吉校書
- 近逢商洛口,知爾坐南塘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寄題商洛王隱居
- 多態度,洛陽圖畫,韓令經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梅子成陰
- 陸君居洛城,客有來渭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陸子履示秦篆寶
- 當時同洛陽,過半作丘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楊子充知資陽縣
- 疇昔居洛陽,看盡名園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胡武平遺牡丹一盤
- 與君歸洛陽,仕宦頗相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馬判官歸闕
- 他時傳洛詠,知是陸云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十月晦夢游嵩山明日訪宋中道見次道寄宿岳寺
- 遂乞回洛陽,拜省慰憂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安之太博歸西京
- 雙鞬辭洛宅,千騎向河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右丞李相公自洛移鎮河陽
- 獨念京洛塵,曾將客衣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任廷平歸京
- 後池分洛貯藍水,高檻看嵩迷嶺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韓文饒贊善宰河南
- 今來居洛陽,埃壒生蹄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白云和子聰
- 自從離洛陽,此會無三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應之還邑道中見寄
- 今來佐洛南,事事為時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河南受代前一日希深示詩
- 明朝歸洛陽,聊且餞高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運使劉察院因按歷歸西京拜省
- 愿隨商洛叟,擊壤金皇猷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對雪感懷呈翟使君馮中允同年
- 忽從清洛南邊郡,移向黃河北岸州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留別仲咸
- 闢草來洛汭,墾田趨江湄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去秋游洛源,今秋游洛川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川上懷舊
- 天下唯洛十分春,邵家獨得七八分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車軒前添色牡丹一株開二十四枝成兩絕呈諸公
- 謬稱尋洛浦,浪說數巫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落花長吟
- 照人伊洛清,迎門嵩少寒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謝三城太守韓子華舍人
- 范邵居洛陽,希夷居華山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題范忠獻公真
- 驅車入洛川,下馬弄飛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宿延秋莊
- 東西逆洛水,表里看秦山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商山道中作
- 宓妃生洛浦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戲作詩
- 德陽穿洛水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洛陽道
- 常夸西洛青屏簇,久說南滁紫線堆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李秬約賞牡丹
- 杜鵑入洛啼拌死,鴻雁辭南去有歸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梅山弟感時四首
- 有光西洛菜羹社,同醉東坡蕉葉杯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張子華寄示正月四日與其兄及俞叔可兄弟
- 衣揮京洛塵,完璞伴歸人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友失意南歸
- 霧中溫洛浮仙牒,云表神崧薦壽杯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過洛陽有作
- 聯騎失洛橋,據鞍遞歌呼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陳器之
- 年年嵩洛興,久與泉石結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宿虹縣驛
- 沄沄清洛轉山隈,渺渺東流不復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度洛因泛舟東下數里頗憶淮上
- 地留京洛豪華氣,川帶秦韓戰伐塵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同陳器之題迎福院軒
- 朝朝清洛水,坎坎只東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遣悶
- 驚鴻出洛水。 -- 出自南北·薛道衡·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詩
- 宓妃興洛浦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前緩聲歌
- 發軫清洛汭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贈馮文羆詩
- 帝在在洛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元康四年從皇太子祖會東堂詩
- 馬蹄京洛岐,復此少閑時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崇義里言懷
- 近逢商洛客,知爾住南塘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寄題南山王隱居
- 素衣京洛塵,歸棹過南津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下第歸朱方寄劉三復
- 豈知京洛舊親友,夢繞潺湲江上亭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酬邢杜二員外
- 天寒清洛苑,秋夕白云司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秋晚溪中寄懷大理齊司直
- 相逢京洛渾依舊,唯恨緇塵染素衣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