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在第3個字的詩句
洛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瞻彼洛矣,道淳所宗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疇依
- 水北洛南,未嘗無人,不同者時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沁園春 送李御帶珙
- 休言洛陽看花伴,經年浪蕩不歸家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青春能幾何
- 憶昔洛陽花,壽安紅為冠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九三月丹
- 凄涼洛浦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摸魚兒·柳蒙茸
- 低疑洛浦凌波步,高如弄玉凌空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塞翁吟·院宇臨池水
- 君居洛南雅是溫石輩,今佐大幕全護咸秦沖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朱信叔洛陽人往佐長安省幕
- 豈非洛陽天下中,和氣又非長安同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彭花翁牡丹障
- 堪恨洛陽花漸已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玉樓春
- 忽見洛陽人,鬻鏡長安道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嘆鏡辭
- 回首洛陽花世界,煙渺黍離之地。 -- 出自宋·文及翁·賀新郎·一勺西湖水
- 小車洛人。 -- 出自宋·顏奎·醉太平·茶邊水經
- 鋒車洛陽道,秋日旌旗光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送使君給事常東軒先生
- 離離洛都黍,莽莽建州田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食新有感
- 空憶洛陽耆舊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謁金門·但病酒
- 斯須洛京見嵩華,咫尺孔林登泰山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觀洛行
- 人言洛陽富春光,我來看花如醉狂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春光嘆
- 誤殺洛濱狂子建,情脈脈,恨依依。 -- 出自宋·劉將孫·江城子·云濤白鳳賀瑤池
- 楚楚洛陽生,清介常寒興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簡秦章甫
- 依舊洛里吟窩,華臺書隱,心事無懷氏。 -- 出自宋·朱元夫·壺中天/念奴嬌
- 回首洛城東,千里暮云碧。 -- 出自宋·蕭回·應景樂·金陵故國
- 別來洛汭六東風,醉眼吟情慵不慵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還似洛妃乘霧去,碧天無際水空流。 -- 出自唐·冷朝陽·送紅線
- 秋夜洛陽城,明月照張八。 -- 出自唐·李約·贈韋況
- 緩步洛城下,軫懷金谷園。 -- 出自唐·陳通方·金谷園懷古
- 雖游洛陽道,未識故園花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憶平泉雜詠·憶野花
- 晴登洛橋望,寒色古槐稀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天津橋晚望
- 孤吟洛苑逢春盡,幾向秦城見月明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下第東歸途中書事
- 將尋洛陽友,共結洞庭期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山齋會別
- 一聲洛水傳幽咽,萬片宮花共寂寥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蕭史攜弄玉上升
- 巫山洛浦本無情,總為佳人便得名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除卻洛陽才子后,更誰封恨吊懷沙。 -- 出自唐·褚載·句
- 曾聞洛下綴神仙,火樹南棲幾十年。 -- 出自唐·馬致恭·送孟寶于
- 曾聞洛下綴神仙,火樹南棲幾十年。 -- 出自唐·馬致恭·送孟賓于
- 青松洛陽陌,荒草建康宮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吳王挽詞
- 回飄洛神賦,皎映齊紈篇。 -- 出自唐·慧凈·冬日普光寺臥疾,值雪簡諸舊游
- 今日洛川別,可惜洞中春。 -- 出自唐·洛川仙女·答張郁歌
- 空成洛下書生詠,敢望青州從事來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謝當涂陳舍人饋姑孰春
- 喚起洛陽春色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謁金門 河南府同知高誠之壽
- 算京洛緇塵,平原車騎、爭似身閑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木蘭花慢 和桂山慶新居韻
- 從此洛陽社,休厭小車行。 -- 出自元·劉因·水調歌頭 同諸公飲王丈利夫飲山亭,索賦長
- 耆英洛社尊胡杲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金縷歌 壽胡澗泉憲僉二月七日
- 潄石洛波鳴佩曉,插云嵩色紺屏秋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龍圖王學士經涂洛邑見寄
- 風催洛妃舞,春伴郢人謠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漢上春雪
- 才高洛陽賈,賦動楚湘累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上元勾簿吳昌卿
- 塵緇洛客袂,枌老漢人鄉,篝燭沈幽幔,繙經襲隱囊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寓宿南宮言懷
- 豈其洛之涯,而可溫與石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招隱二首
- 曾題洛賦緘新意,卻拊湘弦寄遠還必須。 -- 出自宋·葛起耕·記夢
- 衣冠洛社浮云散,弓劍橋山落照空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寄林編修
- 應知洛中客,高扉徒自開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元日喜雪懷方員外以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