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在第3個字的詩句
洛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君還洛邑分明記,此處同來閱歲華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景龍觀送裴士曹
- 春和洛水清無浪,雪洗高峰碧斷根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韓蛻秀才赴舉
- 喧喧洛陽路,奔走爭先步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洛陽道
- 誰知洛陽客,歸意在江東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秋風
- 淹留洛城晚,歌吹石崇家。 -- 出自唐·崔知賢·晦日宴高氏林亭
- 年年洛陽陌,花鳥弄歸人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途中口號(一作郭向詩)
- 回瞻洛陽苑,遽有長山隔。 -- 出自唐·韋述·晚渡伊水
- 共稱洛邑難其選,何幸天書用不才。 -- 出自唐·馮宿·酬白樂天劉夢得(一作尹河南酬樂天夢得)
- 新霽洛城端,千家積雪寒。 -- 出自唐·閻濟美·天津橋望洛城殘雪
- 湘川洛浦三千里,地角天涯南北遙。 -- 出自唐·楊憑·湘江泛舟
- 舊宅洛川陽,曾游游俠場。 -- 出自唐·楊凝·春情
- 來從洛浦見羅襪,生在楚宮俱細腰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李都尉芙蓉堂
- 凌波洛神艷,泣竹舜妃魂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純甫小池生雙蓮
- 明珠洛浦佩,白玉水仙丹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游李少師園十題·芡池
- 且憑洛水送歸船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虞美人·從來強作游秦計
- 師友洛川上,人才元佑初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送李崧才歸閩二首
- 使河洛兮回波,令岱華兮還光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下水府
- 聞道洛陽花正好,家家遮戶春風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臨江仙·聞道洛陽花正好
- 欲為洛中英,竟成秦地鬼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書韓生壁
- 賞對洛濱仙伯,共說薌林佳致,魂夢與追游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水調歌頭·不上長安道
- 威稱洛下英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和梁守錢諸貢士
- 更與洛陽花市,一齊移在宮庭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朝中措·酴醿芳架引繁英
- 我聞洛陽城,名園渾比跡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答客難
- 向來洛上定真譜,只許姚花充物貢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同韓子東賞牡丹
- 他年洛下吟,憶君徒擁鼻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出疆次副使準陰舟行
- 卻疑洛浦波心見,合向瑤臺月下逢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和翁士秀瑞香水仙二首
- 借問洛陽歸去後,幾度桃開桃熟。 -- 出自宋·黃宰·酹江月/念奴嬌
- 愁生洛浦春。 -- 出自宋·沈端節·菩薩蠻·楚山千疊傷心碧
- 若使洛人真得此,應須更詫百宜枝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下元日暖甚夜風雨大作早微雪從子潗以酴醿來
- 子建洛神空有賦,樂天楊柳可無詩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用山門記游韻賦酴醾簡林子長不蒙寵和豈不復
- 曉風洛浦凌波際,夜月江臯解佩時。 -- 出自宋·徐似道·句
- 舊傳洛邑深丈余,今比常山才數尺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大雪不止再交前
- 舊說洛陽天地中,遂令北客病南風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楊廷秀太和萬安道中所寄七首
- 喟昔洛門初上石,未久翻遭禁書厄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石經春秋一代奇寶王氏為熙豐學廢不用瑞安沈
- 秦僑洛寓隨南公,新條復欲無開封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趙成父筑亭上饒即用東里舊圃榜曰魚計
- 獨占洛陽春氣足,遂中天下作花魁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浣溪沙
- 爭著洛陽春色,忘卻連天草碧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謁金門·檐溜滴
- 嵩山洛浦忽入夢,秦人漢士俱堂堂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潘別駕寄牡丹歌次韻
- 恰似洛陽花正發,見花好,不知名。 -- 出自宋·劉仙倫·江神子/江城子
- 補陀洛伽相,在在猶揭人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鄭德言親睹洛伽觀音相遂依所見繪畫朝夕嚴奉
- 昔聞洛山中,種者須其成。 -- 出自宋·林表民·寄題鄭熙寧夫玉軒
- 此是洛陽花,尚帶長安日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州宴席上賦牡丹得日字
- 俱是洛陽年少客,才華迥出天真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臨江仙·俱是洛陽年少客
- 不隨洛俗占燈影,不學荊人問紫姑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元夕卜油溪故事
- 休談洛社遺風舊,且頌仙游慶事新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壬午春社之明日請尊老會于西山之精舍龐眉皓
- 向來洛下老書生,今見諸孫更老成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楊孟博挽詞
- 煌煌洛陽城,衢術萬國通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祖餞三山趙茂實二首
- 原續洛譜從午橋,不問處所知春饒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陳文正黃庭帖贊
- 聞道洛陽夸此地,因思京國太平時。 -- 出自宋·趙以夫·滿江紅·傾國精神
- 何煩洛令市私恩,有客甘貧自閉門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再和趙知錄韻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