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洛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云山已有終南秀,泉石猶思洛下清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長安春書
- 曾攜缽錫到靈山,古寺歸來洛水邊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贈洛下達三藏
- 一自佳人墜玉樓,繁華東逐洛河流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金谷園
- 石上云輕林屋曉,花頭露重洛陽春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程給事新第
- 美質自全荊璞貴,嘉名長共洛波清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張念五見寄
- 風流舊家樊素,記櫻桃、名動洛陽春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歌者樊娃索賦
- 老死空山人不見,也應強似洛陽花。 -- 出自清·張問陶·梅花
- 常山睢陽信奇偉,英風生自洛留司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盧奕
- 向來相訪魯東家,今來相訪洛南涯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王元賓之子經紆道過我晉康臨行贈別
- 更入幾重離別恨,江南歧路洛陽城。 -- 出自唐·柳中庸·聽箏
- 一見湖邊楊柳風,遙憶青青洛陽道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山陰縣西樓
- 愧我素衣今已化,相逢遠自洛陽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梅花六首
- 羌管戎歌亦斗新,長官家勢洛陽人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直羅縣三絕句
- 蘭成只憶江南老,丞相難忘洛下游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感舊
- 聞道江頭柳色新,可憐不識洛陽塵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次韻張姑夫感舊
- 戰馬不肥淮甸草,屬車思輾洛陽塵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秋感
- 歸客不知朱雀好,但夸明月洛南灣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飄流
- 自憐織質無人賞,宛轉還從洛浦歸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讀韓退之詩有作
- 錦帆明日知何處,不得龍門洛水游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觀逋翁執花曲作
- 清池澡沐端溪石,素壁彰施洛社圖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四和
- 本朝耆舊數吾宗,老監軒昂洛社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絕
- 久匣菱花懶一窺,都忘挾彈洛陽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病起窺園十絕
- 仙籍香浮廣寒殿,奏篇紙貴洛陽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吳君謀少卿二首
- 縱不能陪雍疇禮,尚堪添入洛英圖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漫興一首
- 玉階接武侍凝旒,歲晚同尋洛社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林元質侍郎赴宣城二首
- 歲儉粟輸倉氏少,郡貧餉入洛陽稀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張守秘丞二首
- 即日載賡虞帝作,幾時重入洛英圖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喜洪君疇除工侍內制
- 不須苦問儂宗旨,醉里聞之洛誦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客問宗旨一首
- 我衰君壯飛潛判,何日重尋洛社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方君節監丞
- 化盡素衣冬不老,石油多似洛陽塵。 -- 出自宋·沈括·延州
- 共船不妒龍陽釣,警乘猶疑洛渚飛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楊廷秀秘監萬花川谷中洛花甚富乃用野人韻為
- 玉座忽逢春月盡,金旌遙指洛川窮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仁宗皇帝挽詞七首
- 醉來忘卻巴陵道,夢中疑是洛陽城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新豐主人
- 昔時昔時洛城人,今作茫茫洛城塵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洛陽塵
- 千門雖對嵩山在,一笑還隨洛水流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上陽宮
- 歌舞從來最得名,如今老寄洛陽城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為人感贈
- 歸夢不知湖水闊,夜來還到洛陽城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旅次寄湖南張郎中
- 未減行雨荊臺下,自比凌波洛浦游。 -- 出自唐·上官儀·詠畫障
- 先顧麗人期約,痛賞候、花開洛城紅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喜朝天/踏莎行
- 季拿卻返商山葬,阿軟空留洛下情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呂子固小女哀辭
- 昨日東周今日秦,咸陽煙火洛陽塵;百年蟻穴蜂衙里,笑煞昆侖頂上人。 -- 出自元·元遺山·雜著
- 一片青霞生襪底,滿宮傳是洛妃神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鶴氅人從衡岳至,鶉衣客自洛陽來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門疾中喜謝尊師自南岳來、相里秀才自京至
- 應是石家金谷里,流傳未滿洛陽城。 -- 出自唐·王諲·夜坐看搊箏
- 莫道紅顏燕地少,家家還似洛陽城。 -- 出自唐·劉元淑·雜曲歌辭·妾薄命
- 分明寄語長安道,莫教留滯洛陽才。 -- 出自唐·于季子·早春洛陽答杜審言
- 時命不將明主合,布衣空惹洛陽塵。 -- 出自唐·薛據·早發上東門(一作綦毋潛詩,題作落第后口號
- 清迥獨連江水北,芳菲更似洛城東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江北春望贈皇甫補闕
- 醉倚玉欄問春色,此花勝得洛中無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次韻程丞相觀牡丹
- 暫紓化筆歸詩句,不泯長隨洛水流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司徒侍中戊申西洛中秋對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