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洛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勛業新城大梁鎮,恩榮更守洛陽宮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令狐尚書赴東都留守
- 燕子愁迷江右月,杜鵑聲破洛陽煙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遣興
- 午夜漏聲催曉箭,寒盡春生洛陽殿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九拍
- 惟有門人憐鈍拙,勸教沈醉洛陽春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七年初到洛陽,寓居宣教里,時已春暮,而四
- 值迥逢高駐馬頻,雪晴閑看洛陽春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洛陽早春憶吉中孚校書、司空曙主簿因寄清江
- 當時高蹈翰墨場,江南李氏洛下楊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李君貺借示其祖西臺學士草圣并書帖一編二軸
- 未能洗耳箕山去,且復吹笙洛浦游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予既不得葉遂過洛濱醉游累日
- 空憶倚樓秋雨霽,與君看遍洛陽城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頓起考試徐沂舉人見寄二首
- 系匏獨負杯中物,擁鼻和逢洛下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復次韻
- 造物不違遺老意,一枝頗似洛人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同遲賦千葉牡丹
- 為問西歸天祿客,何時同看洛川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鞏懷劉莘老
- 紫竹暗生眠岫筍,山丹強比洛人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吳氏園
- 天女要知摩詰病,銀瓶滿送洛陽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謝人惠千葉牡丹
- 若問古今興廢事,請君只看洛陽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過故洛陽城
- 天上詔來難久駐,直須早看洛陽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君錫雪后招控春
- 六印他年擁車騎,會須重過洛陽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贈吳之才
- 水碧峰青看未足,卻愁前到洛陽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自澠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
- 舊友昔游渾忘卻,可憐寂寂洛陽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景仁書云去冬因酒病耳病牙遂不入洛以詩寄呈
- 歲歲云山玉泉寺,年年車馬洛陽塵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和夜題玉泉寺
- 今到白家詩句出,無人不詠洛陽秋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和秋游洛陽
- 今日尚追巫峽夢,少年應遇洛川神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
- 昨日屯軍還夜遁,滿車空載洛神歸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睹軍回戈
- 流落煙塵歸未得,青樓昔在洛陽西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何處鄉心最堪羨,汝南初見洛陽山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鄭佶歸洛陽
- 車駕東來值太平,大酺三日洛陽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雜曲歌辭·大酺樂
- 應笑菊殘無意思,不能邀賦洛陽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飲賦四題·九月二十八日
- 春入西園何苦夸,我曾狂醉洛城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烏程子著作四首其一縣署西園
- 云輕日淡天津暮,風急林疏洛水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感事二十六首
- 小閣於吾有大功,清涼冠絕洛城中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宮小閣納涼
- 龍門看盡伊川景,女幾聽殘洛水聲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游山三首
- 此日錦城花爛漫,何嘗更憶洛城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成都俞公達運使見寄
- 物外洞天三十六,都疑布在洛陽中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小車初出吟
- 處世當為天下士,賞花須是洛陽城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和張子堅太博
- 官路尋真已得真,可堪輕負洛城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和浙憲任度支
- 東風吹送世閒塵,斜日消凝洛下春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三次前韻二首
- 行仙休羨王恭興,僵叟應關洛令腸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徐何慊詠雪
- 正緣從事青州至,更許書生洛下來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清明日集西園
- 誰似匡廬白居士,暮年華發洛陽仙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長句
- 秋日苦短秋云多,北風蕭蕭洛水波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歲暮嘆三首
- 我知小鼠群偷地,二盜今居洛之涘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八盜
- 一夢淮南經歲別,菊林還向洛陽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歸馬二首
- 晴色北臨秦甸白,寒威東抱洛陽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望女幾雪
- 堪笑吳傖戀莼鲙,素衣愁花洛陽塵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齊安食蔞蒿根菊茁
- 不是莼羹勝羊酪,素衣真怕洛陽塵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同榮子邕登石家寺閣
- 二年旅宦孤村僻,東望歸心洛水長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至日有感
- 白發荊州嘆滯淫,吳衣重杵洛城砧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崇化寺三首
- 故人斗酒安陵橋,黃鳥春風洛陽陌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放歌行答從弟墨卿
- 縱倒芳尊心不醉,故人多在洛城東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陵陽春日
- 時命不將明主合,布衣空染洛陽塵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早發上東門
- 客路不歸秋又晚,西風吹動洛陽砧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宿洛都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