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在第11個字的詩句
洛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六翮飄飖私自憐,一離京洛十馀年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別董大二首
- 一自胡塵入漢關,十年伊洛路漫漫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詠牡丹
- 再入都門萬事空,閑看清洛漾東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杜介歸揚州
- 為君紙尾作行草,炯如嵩洛浮秋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郭熙畫秋山平遠(潞公為跋尾。)
- [蘆管柳枝已下,皆十年來洛中之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追歡偶作
- 更擬踟躕覓何事,不歸嵩洛作閑人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戊申歲暮詠懷三首
- 流落江湖常踽踽,掃平河洛轉悠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秋
- 只待蓬壼賦詩罷,卻來京洛看升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醉題
- 莫倚闌干西北角,即今河洛尚胡塵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婺州州宅極目亭
- 莫謂躬耕便無事,百年京洛尚丘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幽居壁
- 到處風塵常撲面,豈惟京洛化人衣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果州驛
- 當日公卿笑迂闊,即今河洛污腥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讀了翁遺文有感
- 一作宴鮑二宅閑居枕清洛,左右接大野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宴包二融宅
- 漢妃束素,小蠻垂柳,都占洛城腰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少年游·綠云雙亸插金翹
- 黃初三年,余朝京師,還濟洛川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洛神賦
- 廊廟謀謨出童蔡,笑談京洛慱幽燕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盱胎軍東南第一山二首
- 洙洄淵源一線寒,再從伊洛起濤瀾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符發所錄上蔡語
- 自茲聽后六七年,管兒在洛我朝天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琵琶歌
- 鞏樹翻紅秋日斜,水分伊洛照馀霞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憶至鞏縣河宿待家累追懷
- 濁水秦渠通渭急,黃埃京洛上原斜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寒食
- 朝市山林俱有累,不居京洛不江湖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追和東坡題李亮功歸來圖
- 靈王太子本讀書,縱談谷洛參諸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寄題登封揖仙亭
- 淡日濃云合復開,碧嵩清洛遠縈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邵堯夫許來石閣久待不至
- 中興亂后人得之,字畫如洛神賦,縑素亦不爛壞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清平樂 夜宿奉先,與宗人明道談天壇勝游,
- 也待不來花下醉,嫌笑殺,洛陽人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江城子 賦牡丹(原無題,據凌張諸本補)
- 西夏黃河水心劍,東周清洛羽觴杯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桂州三月三日(一作桂陽三日述懷)
- 只恐東山真事業,更應西洛登耆舊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蓓蕾江梅
- 秦娥妝罷,遙相縱,艷過京洛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惜寒梅·看盡千花
- 花接上林新木變,水分清洛舊池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西京通判宋次道學士
- 不為虛作男子,無負閑居洛陽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小車六言吟
- 此去崤函天設險,古來京洛地多塵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澠池道中
- 子孫億載千萬世,永與清洛流湯湯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陳器之詩四首·朝應天:應天寺有五圣御容
- 晚逐旌旗俱白首,少游京洛共緇塵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答許五端公馬上口號
- 總為朝廷巡幸去,頓教京洛少光輝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應制
- 惟有夢魂歸北闕,不知京洛路迢遙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離京日作
- 日月行天自漢家,十年京洛恨無涯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又次韻子云春日絕句三首
- 待載酒重來,淋漓墨,為寫洛神賦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摸魚子 真定城南異塵堂同諸公晚眺
- 平生不戒游覽興,西浮于洛東觀海,輕舟風利過維揚,此間初識有江在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游金山寺用蘇軾韻兼效其體
- 黃旗紫蓋渡江水,碧嵩清洛愁人心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晉之東
- 深念永安枕前語,橫行河洛又臨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諸葛孔明八首
- 千里無煙已十年,一朝許洛翠秧田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棗祗
- 為部羅川何處好,笑言京洛總看來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贈雷僧
- 野鹿銜將花去,休回首、河洛丘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六州歌頭·維摩病起
- 渠夢南柯曾富貴,君歸西洛作耆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翁權教
- 從今著手快經理,一洗河洛無織埃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續洗兵馬上李制置
- 甲申有讖為公設,席卷關洛趨幽燕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壽鄭制置
- 身世帝王全盛日,風光伊洛太平時。 -- 出自宋·盧梅坡·讀康節詩
- 更得詞臣贈詩句,機云入洛擬如何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中書李舍人勉元氏道宗奉宗兄弟之什
- 群玉中天開策府,神龜溫洛薦圖書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宣召赴龍圖閣觀太宗御書應製
- 相逢靚妝俊語,有舊家、京洛風流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聲聲慢·迎門高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