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在第9個字的詩句
泰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人間萬事,毫發常重泰山輕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·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
- 敢獻繞朝策,思同郭泰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
- 魯客抱白鶴,別余往泰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范山人歸泰山
- 況此百株石,鴻毛于泰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和劉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
- 命即無奈何,心可使泰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詠懷
- 超無為以至清兮,與泰初而為鄰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遠游
- 北客守炎官,恃此以泰然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初發桂林,有出嶺之喜,但病余便覺登頓,至
- --韓愈時危抱獨沈,道泰懷同翔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遣興聯句
- 揚旍下祝融,躧履朝泰清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古心江先生以舊弼出鎮長沙癸酉十月乙亥是為
- 范丹出後塵生釜,郭泰歸來雨墊巾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孫不愚索飲九日酒已盡戲答一篇
- 夜來南極,閃閃光射泰階躔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簫鼓闐街巷
- 誰謂一身小,其安若泰山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心安吟
- 不問身死生,誰論時泰否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竹窗兄欲死嘆
- 吾觀序卦辭,否乃適泰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夜坐
- 人物推前輩,聲名重泰山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高秘書謁陸待制二首
- 我今御宇臨天下,物泰熙熙忻朝野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仙樂清都上,長明交泰辰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太清宮樂章·第三奏
- 羽衛離丹闕,金軒赴泰壇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周郊祀樂章·治順樂
- 愿奉千齡樂,皇躬長泰然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上之回
- 向朝堂袞繡,萬羊非泰,湖山絳褐,兩鶴相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沁園春·載籍以來
- 陰風吹繁云,黯黯蒙泰霄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遣興三首
- 支公放鶴情相似,范泰論交趣不同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上相生坤位,中興運泰開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代上張丞相生朝四首
- 男兒富貴亦細事,否泰相反分賢愚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
- 刳白額,作飲器,坐令泰山之婦歌好世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射羆行
- 我皇盛德苞六宇,俗泰時和虞石拊。 -- 出自唐·薛曜·舞馬篇
- 天王下科詔,羅俊基泰階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答貫中見貽
- 置書命鴟夷,民事今泰然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和陶淵明歸田園居六詩
- 乃公洞天理,否傾則泰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彭尉焚巢二首
- 惟昔道興世,圣賢啟泰通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辛丑春雪甚意有感
- 奮蜚行矣君有待,否泰更之吾已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趙排岸兼簡汪尉
- 魯陽莫試揮戈手,郭泰何妨墊角巾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游鼓山
- 上主開宣室,君公擁泰階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酬邦鑒見和
- 這宴飲,罄華戎、同醉泰和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聲聲慢·風收淅瀝
- 先生捧詔色不動,在泰拔茅以其匯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任漕赴召
- 公鎮踰歲月,人安若泰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曾吏部壽詩集老杜句
- 天時人事日相煎,否泰俄驚在眼前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再和
- 有美真夫子,平生心泰和。 -- 出自宋·危稹·寄真西山
- 年來識得安心法,否泰元從隨蟲看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虞退夫除夕七絕句
- 除授得其人,國勢維泰山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感情中建除體二首
- 永佑當臨御,重熙極泰亨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經進百韻詩
- 從今便了草廬原,郭泰應無墊角巾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宿太平宮葆清庵自和少年壁間戊辰歲所作韻是
- 炷勻劇炎火,端躬如泰山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看蔣玉父有珍炙膏肓
- 貫索旄頭息焰,斗極泰階動色,歸佐太平基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歌頭·締好恨不早
- 稚川翁有燒丹灶,影泰師留卓錫泉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羅浮飛云頂
- 圣明天子千秋節,帖泰時年半月春。 -- 出自宋·吳勢卿·望闕致語
- 短碑數尺鐫何字,清泰三年鑿此池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涌金池
- 笑下扶桑國,歸來致泰平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送耕存大參使日本
- 上結孤圓頂,飛軒出泰清。 -- 出自唐·朱景玄·飛云亭
- 動盈虛時候,陰陽變泰,顯真造,契天命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水龍吟·至人主掌修真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