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在第7個字的詩句
波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寶炬密香,玉卮波滟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感皇恩·豹尾引黃幡
- 霖雨聊均逸,余波潤七閩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代上張丞相生朝四首
- 屹然砥柱立頹波,未覺羊腸隳坦履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拜顏魯公像
- 人間日日有風波,不系虛舟奈若何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艅艎齋
- 秋入闌干,亭亭波面虹千丈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點絳唇·秋入闌干
- 念漢皋遺佩,湘波步襪,空想仙游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木蘭花慢·游船人散後
- 玉溪秋月浸寒波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沙塞子·玉溪秋月浸寒波
- 冰輪飛上,正金波翻動,玉壺新綠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酹江月/念奴嬌
- 市朝冰炭里,起波瀾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小重山·東晉風流雪樣寒
- 魚色暗連山,江波亂飛霧。 -- 出自元·揭傒斯·自盱之臨川早發
- 隔斷相思,浦潮波萬頃。 -- 出自元·錢霖·臺城路 次邵復孺韻
- 步矯且捷如凌波,輕塵不上紅錦靴,揚眉吐笑頰微渦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蹋踘歌贈劉叔芳
- 五湖尚浮桴,煙波不須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游虎丘與勾曲張貞居遂昌鄭明德毗陵倪元鎮各
- 此情何處托微波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浣溪沙
- 鴛鴦浦,凄斷凌波夢里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摸魚兒 王季境湖亭,蓮花中雙頭一枝,邀予
- 故舊相看逐逝波,思歸無路欲如何? -- 出自元·張翥·聞歸集賢遠引奉簡一章
- 朝市今何處,流波去不還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秋興
- 玄云既無極,黃波浩且深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贈青石子(二首)
- 風雨孤舟別,滄波幾日程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送周生往雷州
- 人云風波惡,風波信自惡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衛河四首
- 秋來客思渺煙波,湖上看山秋更多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秋懷
- 休對清江嘆逝波,且拋簪佩著漁蓑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答李仲弘寫懷次韻
- 輕帆短楫溯煙波,疊渚回舟奈遠何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舟中聞鄰船吳歌有懷幼文來儀
- 裊裊西風吹逝波,冥冥灝氣逼星河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途次感秋
- 終當脫羈鞅,滄波浩難馴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出臺復還洪都
- 畫船搖槳蕩晴波,步障圍風踏軟莎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(五首。并序)
- 嵐靄歊蒸國,煙波瘴癘鄉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雨中夢安公石張習之二公情話移時覺而有述因
- 問訊溝頭水,微波可致辭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扶南曲(四首)
- 煙雨秋深暗自波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江上
- 稻花菱葉滿流波,秋色其如夕照何。 -- 出自清·趙執信·虎丘暮歸小舟口號
- 天路本懸絕,江波復溯洄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蜀城哭臺州樂安少府
- 徭役苦流滯,風波限溯洄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寄胡皓時在南中
- 遠岫林端出,清波城下回。 -- 出自唐·段文昌·晚夏登張儀樓呈院中諸公
- 形影一朝別,煙波千里分。 -- 出自唐·王涯·閨人贈遠五首
- 宮連太液見蒼波,暑氣微清秋意多。 -- 出自唐·王涯·琴曲歌辭·蔡氏五弄·秋思二首
- 門外滄浪水,風波雜雨聲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二首
- 孤舸憑幽窗,清波逼面涼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船窗
- 東望濛濛處,煙波是故鄉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送邵兵曹歸江南
- 明發促歸軫,滄波非宿謀。 -- 出自唐·長孫佐輔·楚州鹽壒古墻望海
- 離別惜吾道,風波敬皇休。 -- 出自唐·劉昚虛·海上詩送薛文學歸海東
- 日暮還家望,云波橫洞房。 -- 出自唐·劉昚虛·相和歌辭·江南曲
- 七月坐涼宵,金波滿麗譙。 -- 出自唐·袁暉·七月閨情
- 秋江欲起白頭波,賈客瞻風無渡河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夜泊潤州江口
- 碧池萍嫩柳垂波,綺席絲鏞舞翠娥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上巳日陪襄陽李尚書宴光風亭
- 皎月托言誓,滄波信浮沉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夷陵郡內敘別
- 奔駟非久耀,馳波肯暫留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游峽山寺
- 秋氣懷易悲,長波淼難溯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晚渡江津
- 神池望不極,滄波接遠天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和許侍郎游昆明池
- 驛日臨雙麗,恩波照并妍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宮池產瑞蓮帖經日試
- 曉露滿紅蓼,輕波飏白鷗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江上吟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