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波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秋風(fēng)蕭瑟,洪波涌起 -- 出自·曹操·觀滄海
- 傷心橋下春波綠,曾是驚鴻照影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沈園二首
- 形勝三分國,波流萬世功。 -- 出自宋·潘大臨·江間作四首·其三
- 江頭未是風(fēng)波惡,別有人間行路難!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·送人
- 清風(fēng)徐來,水波不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前赤壁賦
- 接葉巢鶯,平波卷絮,斷橋斜日歸船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高陽臺(tái)·西湖春感
- 橋成漢渚星波外,人在鸞歌鳳舞前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鷓鴣天·當(dāng)日佳期鵲誤傳
- 藕絲風(fēng)送凌波去,又低頭、軟語商量。 -- 出自·納蘭性德·一叢花·詠并蒂蓮
- “曲江千頃秋波凈,平鋪紅云蓋明鏡?!钡囊馑技叭婅b賞 -- 出自··
- 傷心橋下春波綠,曾是驚鴻照影來 -- 出自··
- 錦水東北流,波蕩雙鴛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白頭吟
- 樓船一舉風(fēng)波靜,江漢翻為雁鶩池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永王東巡歌十一首
- 樓船若鯨飛,波蕩落星灣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豫章行
- 高風(fēng)緬邈,頹波激清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上留田行
- 云垂大鵬翻,波動(dòng)巨鰲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天臺(tái)曉望
- 云卷天地開,波連浙西大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
- 桃花弄水色,波蕩搖春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代別情人
- 橫江欲渡風(fēng)波惡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橫江詞其二
- 燈前瀲滟橫波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繡簾高卷傾城出
- 長愁羅襪凌波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涂香莫惜蓮承步
- 真游洞穴滄波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踏莎行·山秀芙蓉
- 水天清、影湛波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·一葉輕舟
- 使君才氣卷波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西江月 送別
- 風(fēng)露明霽,鯨波極目,勢(shì)浮輿蓋方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戚氏·玉龜山
- 山與歌眉斂,波同醉眼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 游賞
- 微生偶脫風(fēng)波地,晚歲猶存鐵石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軾以去歲春夏,侍立邇英,而秋冬之交,子由
- 年來世事如波浪,郁郁誰知柏在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景純復(fù)以二篇一言其亡兄與伯父同年之契一言
- 回頭自笑風(fēng)波地,閉眼聊觀夢(mèng)幻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廷老退居見寄
- 従教世路風(fēng)波惡,賀監(jiān)偏工水底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
- 其北臨長溪,波聲卷平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氏園(李茂貞園也,今為王氏所有。)
- 樹影欄邊轉(zhuǎn),波光版底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短橋
- 江妃自惜凌波□,長在高荷扇影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景文詠蓮塘
- 毫發(fā)無遺恨,波瀾?yīng)毨铣伞? -- 出自唐·杜甫·敬贈(zèng)鄭諫議十韻
- 欹帆側(cè)柁入波濤,撇漩捎濆無險(xiǎn)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最能行
- 宿雨南江漲,波濤亂遠(yuǎn)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巴西驛亭觀江漲呈竇十五使君二首
- 谷虛云氣薄,波亂日華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
- 羅襪塵生凌波去,湯沐煙江萬頃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云臥衣裳冷
- 目斷平蕪蒼波晚,快江風(fēng)、一瞬澄襟暑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高閣臨江渚
- 還驚笑,向晴波忽見,千丈虹霓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沁園春·有美人兮
- 新劍戟,舊風(fēng)波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 三山道中
- 又似勢(shì)利交,波瀾相背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分水嶺
- 海水無風(fēng)時(shí),波濤安悠悠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海圖屏風(fēng) 元和己丑年作。
- 山冷微有雪,波平未生濤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初領(lǐng)郡政衙退登東樓作
- 豈無大江水,波浪連天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官舍內(nèi)新鑿小池
- 岸合愁天斷,波跳恐地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友人上峽赴東川辭命
- 燒處愁云夢(mèng),波時(shí)憶洞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客南遷
- 涸魚久失風(fēng)波勢(shì),枯草曾沾雨露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南遇天寶樂叟
- 渚宮東面煙波冷,浴殿西頭鐘漏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(dú)直,對(duì)月憶元九
- 煙翠三秋色,波濤萬古痕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太湖石
- 石疊青棱玉,波翻白片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府西池北新葺水齋即事招賓偶題十六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