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波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噪齊山岌嶪,氣作水騰波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觀拔河俗戲
- 相如,方病酒,銀瓶蟹眼,波怒濤翻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滿庭芳·北苑龍團
- 二乘設不見此理,是則波旬顛倒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南山羅漢贊十六首
- 老喜寬恩放去,心似驚波不停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石七三六言七首
- 平分感秋節,空闊湛金波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定交詩二首效鮑明遠體呈晁無咎
- 長煙淡平川,輕風不為波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溪上吟
- 有山而不險,有水而無波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筇竹頌
- 即今十二時中,是誰隨波逐浪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為茭橋居士作念念即佛頌
- 能令漢家重九鼎,桐江波上一絲風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伯時畫嚴子陵釣灘
- 趙侯秉金玉,不與世同波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四月丁卯對雨寄趙正夫
- 騎虎度諸嶺,入鷗同一波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海首座壁
- 老僧齋罷關門睡,不管波濤四面生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句
- 自從黃寇擾中土,人心波蕩猶未回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酬丘光庭
- 瓜洲初見石頭城,城下波濤與海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金山
- 遙知夜宿蛟人室,浪卷波分不著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題畫卷四首其四西塞風雨
- 玉籌扦銀河,紅裙蔈碧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聯句嘲僧
- 客舟何事來匆草,逆上波濤吐復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李邦直見邀終日對臥南城亭上二首
- 官居鄰曲沼,田畎助清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陪杜充張恕鴻慶宮避暑
- 眉底暮寒生,簾額時翻波皺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如夢令·春在綠窗楊柳
- 一澗流芳澗,滔滔秋水波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訪西澗王深道
- 長頸紛紛占作家,半游波面半眠沙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盧申之正字得春郊牧養圖二本有樓攻愧先生題
- 春風能活物,砥柱不隨波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寄鄭潤甫提干
- 西澗一泓水,行通滄海波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王深道奏名而歸
- 章泉一泓水,思與海同波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別章泉定庵二老人
- 南州通外國,濁海溷清波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何季皋司理故人也作詩見相勉意二首
- 田牧俱荒廢,空懷馬伏波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漫興 其四
- 可信一寸水,能起萬丈波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遣興 其二
- 浮云生遠樹,落日動江波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偶書 其一
- 密樹懸青島,平田浸白波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中雜興 十八
- 月明鼓角空中起,風靜波濤地底回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舜江樓
- 碧云掃盡,桂輪滉玉,鯨波張練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海月謠
- 昔人泯黃壤,陳跡變滄波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和邠老郎官湖懷古五首
- 周郎走王都,馬足塵翻波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懷寄周元翁十首之
- 何以報之明月盤,薰爐波面山漓岏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玉鉤環歌
- 前春鳳池水,四海漲恩波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王西樞出鎮鄭圃八首之六
- 長淮亦已盡,寧復畏潮波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晚入汴水
- 楊柳千條珠□□,碧池波縐鴛鴦浴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鵲踏枝·芳草滿園花滿目
- 石巖天開立精廬,四山波瀾勢爭趨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訪古仙巖杜法師
- 城頭山色相圍出,檐底波聲四面來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環波亭
- 欲知事事今何似,萬里波濤一點萍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西亭
- 臉嫩瓊肌著粉,眉峰秀、波眼宜長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滿庭芳·花滿金盆
- 莫言君去急,妾思逐流波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秋夜送別
- 黃河東注無時歇,注盡波瀾名不滅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馮燕歌(一作沈下賢詩。據唐音統簽云:
- 行舟未搖棹,回望隔煙波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金山寺
- 渾金生自美,古井澹無波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張元常挽歌二首
- 日麗芙蓉闕,春濃太液波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賞花釣魚二首
- 榮宦成朝夢,浮生度尺波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哭劉仲邍
- 鷗入煙中閑自舞,魚翻波面喜相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陪始平公燕柳溪
- 鑒龍山斷開天闕,導洛波回載羽觴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子駿洛中書事
- 蟬抱高高柳,蓮開淺淺波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南歌子·蟬抱高高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