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9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何畏乎功令,堯舜為法程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送蒙齋赴召六首
- 徙之嵩山陽,寧勿為法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去郡三思
- 剖析危微旨,從容禮法場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白鹿洞詩
- 南畝老翁雙鬢斑,筆法頗似高房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劉尚質南樓題王舜耕山水圖
- 高秋一放脫鞲去,看法飛騰亦有神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酬李芋仙二首
- 氣迷色眩成肆狂,執法叩閶夕抗章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天上碧桃
- 撲碎破沙盆,滅卻正法眼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冤家莫興惡相從,正法眼藏瞎驢滅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日本瓊林侍者請贊
- 佛語心為宗,無門無法門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跳得后如何,元來佛法苦無多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,三世諸佛立地聽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我佛慈悲日,只園見法身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緊慢弦中得,凝情指法深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小乘尚執迷,大乘堪法則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眼識諸緣相,行持妙法存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還知受氣稟天然,百法以方為事理全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耳根清靜本來修,萬法從心不外求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喑痖癡聾病,求醫大法王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還知受氣稟天然,百法方為事理全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含容里外無諸物,象法其由語話詮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文簡家風淡,薌林句法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向察推檄至會昌賦所懷呈似二首
- 銀海有精力,金函無法門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關陰陽家彭元清
- 真機已熟虛生白,幻法寧容紫亂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文晉卿明齋
- 六塵蔽性天,四大遍法界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六詠詩
- 憶著宣城郡,能詩李法曹。 -- 出自宋·鄭會·懷宣州李司法
- 畫以名家顯,神於活法傳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贈徐鑒堂
- 短箋小草墨痕斜,句法來從和靖家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太守林太博贈瑞香花
- 美人去事黃初帝,家法乃與穹廬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銅雀瓦硯歌一首謝林法曹
- 婦言初不逾閨壺,家法尤先下里門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聶令人挽詩
- 成都昔嘗見,時已坐法席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富東山海師
- 詩章好奏周文廟,字法宜磨魏武碑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張宗益工部知相州
- 楊侯坐方丈,手轉大法輪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酬程嘉定楊漢州見和三首
- 一塵不首青銅鏡,萬法皆空黑漆篦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謹和老人九日
- 群臣走率職,陛下居法宮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讀樂天閒居篇
- 直心視惠光,在此大法鼓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房憲部應旋
- 頂禮無所著,我師大法王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昔化沖虛鶴,今藏護法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和崔中丞使君論李侍御萼登爛柯山宿石橋寺
- 百緣唯有什公瓶,萬法但看一字經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同李著作縱題塵外上人院
- 有此宗師在,應知我法存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烏程李明府水堂同盧使君幼平送奘上人游五臺
- 幾日西陵路,應逢謝法曹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劉司法之越
- 我勸出家輩,須知教法深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云羅霧縠,新授明威法箓。 -- 出自唐·薛昭蘊·女冠子·求仙去也
- 吟詩池上生春草,說法庭中散寶華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送僧歸天寧萬年禪院
- 詩篇熟誦如持咒,句法旁參若勘禪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贈僧玘長老
- 應緣賢令尹,閔雨丐法力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次韻希旦喜雨
- 為妖真女花藏墓,說法生公月滿堂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虎丘
- 寶剎成功日,當期道法圓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又送道者王法圓作丐
- 待酒酣、妙續珠簾句法,作穿云唱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龍吟 甲寅歲,從師南還,贈趙肅之
- 宦程那敢問雄飛,國法新蒙脫胥靡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洪州矮張歌
- 洞天石扇多異書,字法定與人間殊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賦得武夷君送陸無從游閩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