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9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門無舟楫斷還往,說法教化黿鼉頑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焦山
- 我今在家同出家,萬法過前心不起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夢中詠醉人
- 雙碑立風雨,八分存法則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太山四首其二四禪寺
- 頌詩聞道求何武,家法行看試左雄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適州學新修水閣
- 世稱諸葛公,用眾有法度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八陣磧
- 此身已自非前我,問法何妨似舊僧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凈因院寄璉禪師
- 云壽處士老儒林,書法精明古學深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挽吳孟思
- 云濤處士老儒林,書法精明古學深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挽吳孟思
- 浩然之氣塞天地,書法悟入蒲萄宮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溫日觀蒲萄
- 素心已向新書見,大法常留后世看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晉州孫學士
- 定鼎分都異,張官執法兼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西臺詩二十四韻
- 奮筆含香勇,沖冠執法羞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艾太仆六十韻(太仆以乙科為郎,論江陵起
- 無疑則心正,心正則法靈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鶴林傳法明心頌二首
- 守一則心專,心專則法驗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鶴林傳法明心頌二首
- 彈指蓬萊今又淺,短法可能長綠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讀孚若長歌,即席賦贈仍用孚若原韻
- 楚僧懷素工草書,古法盡能新有馀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懷素上人草書歌
- 鐘唄成僧國,湖山稱法家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題居上人法華新院
- 暫別迎車雉,還隨護法龍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酬苗發員外宿龍池寺見寄
- 認得元初真面目,萬法同歸無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無俗念·茅庵交坐
- 參玄齟齬,強鉆研道法,堅如鋼鐵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無俗念·參玄齟齬
- 百靈聽講開壇夜,大法將臨報語宣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仙跡巖題詩二十三首·方丈后聚仙亭
- 長廊顏頵碑,字體家法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與二弟過溪至廣教蘭若
- 是時復有蔡中郎,筆法縱橫字瑰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正月二十二日江淮發運馬察院督河事於國門之
- 疾苦無不求,前人唯法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何濟川學士知漢州
- 必恐竊天威,似將文法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冬雷
- 文存半辨齊,背有模法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飲劉原甫家原甫懷二古錢勸酒其一齊之大刀長
- 縱橫得意自奔放,體法豈計直與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賦石昌言家五題其四懷素草書
- 新番自與鴻都異,舊法唯應堊帚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睢陽杜相公答蔡君謨新體飛草書
- 勛勞自合同蕭相,謚法還須比魏徵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太師中書令魏國公冊贈尚書令追封真定王趙挽
- 茹蔬剃發在西戎,胡法不敢干華風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處才上人
- 諸公對奕我高眠,此法非人不可傳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睡軒三首
- 佛居勝義空谷中,吼法怖魔如此耳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觀弄獅子
- 欣然故事修,要使家法傳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章質夫帥廣時以酒六壺寄東坡於惠州書到而酒
- 心迷須假法照,心悟法更不要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禪定指迷歌
- 引咎青章設,為壇古法修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五言賀雨出
- 瘦吟學士如工部,楷法書來近率更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和岳醵飲西峰寺分韻成詩十四首見寄
- 私心自分齊編戶,公法仍條存宦家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吳竹修慶余免役
- 一聲婆餅焦何處,妙法蓮花此妙音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丁丑五月六日醵飲茂林偶成
- 龍象開禪席,鐘魚張法鐙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與齡叟
- 待細察*螟若山,貫法界靈空,慈云彌滿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金童捧露盤
- 夙欽吾子詩才妙,我法行之忽逼肖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戲燕謀
- 談禪早續燈無盡,護法重編論有神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贈惟儼師
- 一杯來應伊蒲供,八法歸刊斗藪碑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惟正歸錢塘
- 五禽習戲探仙術,萬法觀空證佛緣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待制龐學士寄獻宮師相公之作
- 隨病拔諸苦,致身如法王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題神力師院
- 白日傳心靜,青蓮喻法微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宿龍興寺
- 爰稽大壯新瓊宇,仰法殊庭設綺筵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奉和御制真游殿上梁
- 先生文章擅經緯,戰法淵源如孔子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呈陳總領五首
- 高侔曲密分都號,遠法陽寥紀殿名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兗州景靈宮太極觀牌登路
- 刊之太學中,為后代法式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遺吳沖卿大饗碑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