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8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三種病兮二種光,法身於此露堂堂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方·頌古三十八首
- 處處無私空合空,法法同歸水投水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五位頌
- 現(xiàn)種種形,說種種法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現(xiàn)種種形,說種種法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三十二應贊
- 虛空即妙體,獨露法中王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在南高峰石室中出定作
- 若能離諸相,即入法王家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山河并大地,全露法王身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演·偈頌十一首
- 擊鼓升堂,不談世法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偈頌六十五首
- 古佛不曾過,現(xiàn)在法如是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八首
- 只將宗鏡鑒惟心,法眼重重添翳膜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不喚作新年頭佛法,賺度人不少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千古清涼樹蔭人,法門梁棟真堪賞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三周講得墜開花,法眼無瑕卻有瑕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送剡源講師住華亭延慶
- 造化無作而作,萬法不然而然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文殊說法,所說何法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文殊大士為龍女說法贊
- 稽首毗盧師,和南法身主。 -- 出自宋·釋師體·偈頌十八首
- 一句舉揚宗旨事,法堂上草亦須荒。 -- 出自宋·釋思岳·頌古九首
- 分處莫非全正令,法王那得獨稱尊。 -- 出自宋·釋惟清·偈九首
- 嶰筒灰已動,象魏法初懸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元日作是歲除夕立春
- 關(guān)津防害翻為害,法令除邪卻長邪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如如莫作身邊見,法界無他一性同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身心一如遍法界,法身不滅壽無窮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三十首
- 觸目應菩提,名標法身義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善現(xiàn)起請分第二
- 天上及地下,盡屬法王心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嘆仰流通
- 不拘有無種,遍地法蓮華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贊三十六祖頌
- 生不生,滅不滅,萬法千機誰透徹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示弟子彭資深心齋居士
- 本無外,亦非內(nèi),心法無形無可對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顯元歌
- 十方諸佛念珠同,法界圓明無兩個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數(shù)珠歌
- 咦,好辨心,以此三法為三昧,無量無邊世不會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香積廚法語
- 雖然名字不同,是法本無高下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夾山當日見船子,法眼無瑕亦有瑕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鶴林寺
- 漸分華藏界,深隱法王官。 -- 出自宋·釋真凈·送張簽判游開先
- 方信道從佛口生,法化生得佛法分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森羅借得為他用,法界渾倉是我身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清凈性空水,光明法界身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心心不觸菩提用,法法無依般若光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根根塵塵了了,法法念念如如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張監(jiān)稅寫真求贊
- 艾禪高談肖琢玉,法身雅論非枯樁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資圣庵欲過圓通
- 我初相會個中人,法法圓通見懷抱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超然居士得得問道於寶峰祥祥師且欲歸歌長篇
- 一微塵里也來說法,三千界內(nèi)不礙分身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薄了固保義寫予真請贊
- 分付仙陀知不知,法身午夜藏北斗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鑒·頌古十一首
- 不住京華南蕩寺,法身歸去問枯樁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溥禪人歸疏山
- 五葉芬芳后,神州法已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君子有所思
- 列圣叢中作者知,法王法令不如斯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一葉飄空便見秋,法身須透鬧啾啾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透法身句
- 佛法颺在它方,世法拈靠一壁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偈頌七十六首
- 聽它三三兩兩,佛法浩浩商量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頌古十一首
- 十方法界至人口,法界所有即其舌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無文印子既成,付法傳衣廝賴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云門乾屎橛,全超法報化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頌古一百二十一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