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7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也知亂膜無方法,正為軀書被折磨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次韻樂天目昏
- 悟得隨緣安樂法,不應羈旅更沾衣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寄友人王晉老
- 別向人間傅一法,吾詩便把當茶經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咀業間新茶二絕
- 向來守蜀用此法,誰知石壘真金城。 -- 出自宋·王剛中·灘石八陣圖行
- 神運儼若初,佛法豈有終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題東林一首
- 從教罪我春秋法,不受詩人月理評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張可投詩十首
- 擁騎遠方來,骨法秀以清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謝吳提干惠詩文
- 欲調舟車難用法,偕行仆從只宜寬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答秀實見招
- 到底雄丹有家法,風流不是一般春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贈棲賢僧二首
- 有情緣墮有情法,無處云知無處心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秀實再用前韻惠詩再答·答見贈
- 海棠不守春秋法,高燭偏宜照睡時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賞瑞香催海棠五首
- 家聲隤已盡,國法用猶輕。 -- 出自宋·王翥·吳宣撫故宅
- 前程若識丹霞法,法路應歸紫府仙。 -- 出自宋·魏二翁·藏頭詩
- 若以色見佛,于法參與商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靈山觀金燈
- 巍乎近取舜為法,早爾如群孔在前。 -- 出自宋·吳文震·元石
- 公藝忠考人,家法肅而整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題余君肅日嚴忍齋
- 詩書有道傳家法,綸綍無私及義方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賦新繁周表權如詔亭
- 公去遙遙誰可法,少陵終始是吾師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趙紫芝墓
- 曹參尚守蕭何法,鮑叔慚分管仲權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盧懷慎
- 來而不往非世法,聊效芹忱愧不多。 -- 出自宋·徐敏子·呈癡絕庵主頌
- 松樹也知修養法,白頭翁作少年人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六·雪后
- 翰林入坐中執法,未容凡吏陪諸仙。 -- 出自宋·薛紹彭·秘閣觀書
- 步懷陳人有晉法,伯英漢帖疑吳顛。 -- 出自宋·薛紹彭·秘閣觀書
- 家國盡為逸,禮法從何施。 -- 出自宋·顏太初·東州逸黨
- 聲名動猿鶴,道法伏菟龍。 -- 出自宋·葉林·呈住山介石
- 一笑客誠癡,萬法要經久。 -- 出自宋·宇文師獻·梅林分韻得酒字
- 久知廣大端可法,自顧么微何足錄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李侍郎三和屋字詩次韻為謝
- 前古哲人端可法,遺編遐躅尚堪尋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贈京尹八首
- 源流自介庵,句法深以穩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與范總干
- 貧余許邁飡金法,閑有陶潛《飲酒》詩。 -- 出自明·張簡·次韻張田秀才見寄
- 格律從正始,句法自爐錘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讀梅圣俞詩
- 千古相傳真要法,圣賢元共此心靈。 -- 出自宋·張鎮孫·夜過白云話別
- 斧鉞太森嚴,句法萬峭拔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和李梅南見寄十四韻
- 會須握手論活法,靜看碧水生玄珠。 -- 出自宋·趙崇鉘·答維溪
- 耳根從此凈,指法看君開。 -- 出自宋·趙崇森·琴
- 學得仙家餐玉法,至今木血不能紅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雞冠花
- 一線不期貪懦法,兩臺自受水云寬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普·探釣臺
- 循緣多熟境,溺法無要津。 -- 出自宋·趙彥肅·舟行松江聞雞鳴犬吠
- 昨日老僧談妙法,繽紛猶自墜天花。 -- 出自宋·周震·祗園寺
- 泉澗泠泠皆佛法,竹符葉葉總神功。 -- 出自宋·朱誥·朱子庵
- 我為登山參世法,只將傾家瞰崎崯。 -- 出自宋·朱乙午·端平乙未王正十月二日以官事宿祥云得五十六
- 高風輞川期,師法甪里傳。 -- 出自宋·鄒斌·華子岡
- 如會五公重說法,勸教東海莫栽桑。 -- 出自元·張昱·虎丘寺留題
- 何人尚覓安心法,此處真堪選佛場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縱筆一首
- 大哉圣哲,默運法程。 -- 出自明·陳第·感古十四首
- 何為肉食人,此法日棄捐。 -- 出自明·儲巏·送劉東山先生行邊(三首)
- 龍化老人來聽法,手持珠獻不論錢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金山
- 心王并舍安閑法,魔眾皆成軌范師。 -- 出自明·等慈潤公·遣病
- 大梁陳琳得書法,橫寫豎寫皆其宜。 -- 出自明·杜瓊·贈劉草窗三十韻
- 朝議省牽制,文法罷羈束。 -- 出自明·馮琦·送張伯任都諫閱視固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