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7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更談不二門,法法俱見成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讀維摩經
- 朋僚餉新詩,句法驚小陸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新開小軒晁子西有詩以韻答之二首
- 八荒自神游,萬法非我對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自堂詩為張億作
- 獨立未為真,萬法皆吾侶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題三士軒詩
- 當官勇欲除蔽法,伊尤內惻仁心孚。 -- 出自宋·何郯·益州州學對訓堂
- 興予浩劫嘆,萬法本空寂。 -- 出自宋·胡珵·游秀峰寺
- 至今桑梓傳家法,便說蘋蘩力婦功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代良夫人二首
- 肅政嚴持三尺法,恤民特放一分寬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上廉訪分司官
- 真色果無描寫法,漢人枉自殺毛公。 -- 出自宋·黃珩·句
- 登山靈運屐,下法少游車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次韻朱希真贈別
- 淵魚林鳥已聞法,更待當年瑞雉歸。 -- 出自宋·黃照·雉山
- 善思委順世間法,於本真心而不動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句
- 喜得自然三悟法,書之聊以表研精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三悟辭
- 茫茫人間世,佛法最長久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禪客入高峰
- 仁山老子方傳法,枯木堂中久息機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簡仁山海老用山谷贈靈源老人韻
- 田荒宅無毛,置法責粟布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雜詩
- 法云說法元非法,六月洪爐舞飛雪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戲酬楊次公
- 若論有無寧見法,須知開悟不因人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贈楷長老
- 傍云縱惡壞官法,自來赴愬官中嗔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蒲城道中
- 高論但談雙樹法,勝游將步五峰云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蕓叟召杜城晚飲遂宿于東軒欲同游臺寺有詩因
- 修成當代將來法,讀盡生平未見書。 -- 出自宋·李龜朋·賀熊克進九朝要略轉一首
- 君欲問活法,活法無覓處。 -- 出自宋·李衡·贈學者
- 仙翁自有餐霞法,謾使人間望彩云。 -- 出自宋·李堪·玉田八景·華頂秋容
- 羽人盡得飛章法,神興寥陽路暗通。 -- 出自宋·李清叟·金庭觀
- 小篆每輕秦相法,隸書猶鄙晉臣功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拙·奉贈宣義大師英公
- 教子義方居可法,褒賢恩詔榜為名。 -- 出自宋·李慎修·賦新繁周表權如詔亭
- 蜀川鸚鵡持經法,舍利精熒滿金匣。 -- 出自宋·利書記·天柱雉兒行
- 井田日以壞,此法當磨鐫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代陳季若上倉使
- 孝思維繼舜,家法要從周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東宮生日六首·丙申
- 宗盟修里巷,家法在兒孫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挽方天貺
- 野夫別有觀心法,不在深山獨掩扉。 -- 出自宋·林尚仁·戲友人買侍兒歸
- 世念償盡消,萬法亦聊爾。 -- 出自宋·林憲·李才翁懶窩
- 我觀世間有為法,無常遷變同一空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泗州畫贊
- 躬行自得前賢法,家禮猶還三代風。 -- 出自宋·劉應鳳·挽羅榷院子遠
- 囊沙澤畔知兵法,聚米山前識陣形。 -- 出自宋·劉騭·舊將
- 是三代相傳古法遺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沁園春 送楊伯可
- 仁公力救沿,立法宜少借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楊伯可
- 五星配五行,占法具春秋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贈柯山夏梅月
- 木牛古不傅遺法,銅雀今成一廢墟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孟德孔明
- 地下若逢中執(zhí)法,為言今日再升平。 -- 出自宋·呂由庚·句
- 兩都弟子員,家法嚴城堞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酬上饒徐季益學正
- 承習雖未盡,模法有根基。 -- 出自宋·潘興嗣·師道
- 金丹非易鏈,此法向誰傳。 -- 出自宋·潘玙·書道者庵
- 專利計錙銖,治法出一方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挽張南軒先生八首
- 浮屠漫演無生法,誰是庵中不死人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龜石
- □雁旁觀偷筆法,倉忙書破楚天青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登陸雁峰
- 何須行怪出世法,屏棄骨肉潛荒山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留題丹經卷后
- 白頭司馬有家法,童子雖弱勝吾衣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書四祖大醫(yī)巖
- 不著佛求,不著法求,不著僧求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不著佛求,不著法求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惠文伯居士請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