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6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為結茅齋依法露,欲攜藤簟洗余醺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寄京口新居
- 天子齋居坐法宮,萬方都屬指揮中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次韻謝石教授喜十
- 降魔要豎大法幢,起死要下黃昏湯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贈符藥朱道士
- 無動現身說法,毗耶到處為家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散花之室六言
- 暫到山中禮法壇,空明云氣逼面寒。 -- 出自宋·范宗尹·游大有空明洞
- 獨樂人聞新法新,定應翻作獨愁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跋張明府獨樂園圖二首
- 屬有客語我,法當營冢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示長兒存心
- 更談不二門,法法俱見成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讀維摩經
- 高人了色空,法界無近遠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遠色閣二首
- 哀哉傍門小法,作用千種參差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曾端伯安撫勸道歌
- 靜答光陰轉法華,生涯更藉菊為家。 -- 出自宋·何籌齋·書鄉僧庵
- 學古一門遵法度,禮賓群仆盡精賢。 -- 出自宋·何蒙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奏函一上聞法座,詔劄即日來諧俞。 -- 出自宋·何郯·益州州學對訓堂
- 濯得老根如法瘦,養教矮葉十分臞。 -- 出自宋·黃敏求·初秋白云道院
- 日侍上真修法事,水晶盤捧玉芙蓉。 -- 出自明·蔣山卿·宮詞(八首)
- 何用燒燈歌法活,只須洗耳聽鳴韶。 -- 出自宋·李大同·蔡謨公歸田贈別
- 御史在前執法后,先生飲酒不濡口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書飲客言
- 藥草極酸辛,法術殫怪詭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寄祖祕丞
- 蜺座有花和法雨,龍淵如鑑徹{左麥右夫}金。 -- 出自宋·劉丹·天封寺
- 飽參要具正法眼,切忌錯下將無同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讀放翁劍南集
- 永懷歷山下,法事關圣情。 -- 出自宋·樓璹·耕圖二十一首·耕
- 壽尊來玉朵,法樂宴崇高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挽張宗師
- 天上九龍施法水,人間二鼠齒枯藤。 -- 出自宋·呂徽之·詠雪用滕字韻
- 吾聞黃面老,法門傳不二。 -- 出自宋·孟點·龍泉山
- 法許公不許,法不如公嚴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別徐商老奉祠歸清江五首
- 驚蹕當罰金,法令戒反汗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送張少卿知漢州用漢字韻
- 欲覲曜寶禮法專,貘豹甝虎競差肩。 -- 出自宋·丘濬·題圣果寺介亭詩
- 亦如居士護法城,敢有逾垣德之賊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與明道者砌墻
- 既是拂法世法,如何得成一片,但辨肯心,必不相賺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密在汝邊,諸法亦然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興密
- 不會黃梅佛法,夢中合眼惺惺。 -- 出自宋·釋從瑾·頌古三十八首
- 從上佛祖無法與人傳,后代兒孫會得是障礙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偈頌五十一首
- 始知諸佛轉法輪,群生解差別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清凈本然遍法界,山河大地即皆現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二十首
- 洗盡佛祖冤,法戰罷干戈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闡提歌
- 有道可談,有法可演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衲僧之勇惟法戰,鐵作渾身猶百煉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與暠副寺
- 巖下溪聲傾法雨,巖頭云根聳華冠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尤溪補陀巖
- 執金剛神安法界,塑之年深亦復壞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贈吳晦叔雪峰造金剛
- 一心不生,萬法無咎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三世諸佛轉法輪,一大藏教說不盡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祖意不西來,法身無展縮。 -- 出自宋·釋堅璧·偈頌二十一首
- 拈卻義,除卻法,過現未來,不消一劄。 -- 出自宋·釋堅璧·義副寺求
- 如何是一乘法,梅雨過,芰荷香,薰風殿閣生微涼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心若不異,萬法一如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洎扣不二之法,何得默而無聲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維摩贊
- 華雨臺前倒法幢,海門浪裹釘枯椿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悼虎丘枯椿和尚
- 瞎驢滅卻正法眼,那個男兒解出群。 -- 出自宋·釋明辯·頌古三十二首
- 瞎驢滅卻正法眼,臨濟宗風始大張。 -- 出自宋·釋南雅·偈頌七首
- 的的西天末法僧,來分此土最初燈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達磨大師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