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6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會隔曉窗聞法鼓,幾同寒榻聽疏鐘。 -- 出自唐·盧士衡·寄天臺道友
- 俗雜則財難,法在通其情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容州程員外端州吳員外
- 長生推獻壽,法坐四朝登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寒夜過睿川師院
- 偶與游人論法要,真元浩浩理無窮。 -- 出自·應物·題化城寺
- 得指華巖真法界,明明處處無方。 -- 出自元·山主·臨江仙·獨坐巖前尋思慮
- 太一混元真法?,清心精銳行持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臨江仙·太一混元真法
- 道德清通明法海,萬光澄現九天高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定風波·癸戶云封運卦爻卦
- 洪禧至,閑看法教,松竹每為鄰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滿庭芳·體掛云衣
- 不墮輪回超法界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謝師恩
- 皆作天元真法眷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謝師恩
- 三界高真興法喜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蘇幕遮 勸休網罟
- 一性圓明,萬法都捐棄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蘇幕遮 勸船戶
- 有幸高真開法宇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鳳棲梧 寄同道
- 遇此物疵盲法體安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沁園春·養浩頤神
- 天地之中轉法身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長思仙
- 大都方寸用,法界總包羅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水調歌頭·人道無生趣
- 通玄妙,獨據法中王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望蓬萊·修真客
- 仲璋俗姓閻,法諱志璉號山泉道人。 -- 出自元·仲璋·念奴嬌 附見天籟集卷上內。原題云。中秋重
- 那赤條條地法王身,無可把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江紅 令門人和
- 道乃法之體,法乃道之余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歌頭 贈寶奄
- 世人皆欲殺,法國一盧騷。 -- 出自清·蔣智由·盧騷
- 青詞馳長吏,法服降中官。 -- 出自宋·孫僅·題潛山
- 奇乃兵家變法,手談何異行兵,他奇吾正變難生,受困必須奇應。 -- 出自清·錢長澤·三十字母
- 云是文殊說法座,千古流傳夸勝跡。 -- 出自明·丘梁·登清涼石有感
- 去年作吏在法曹,月俸送官空署職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答顧郎中華玉
- 共驚二子手法利,突如流星中如樹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觀田魏二廷尉射歌
- 十萬八千《法華》字,《金剛般若》居其次。 -- 出自明·張岱·瑪瑙寺長鳴鐘
- 穿過松岡尋法相,滿空黃葉打頭來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玉岑閑行口占
- 圓伊令了悟,法愛教消亡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湖居感傷
- 繪境紛自奇,法性非所得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正月望夕供養大阿羅漢畫像作
- 慈深云不斷,法遍雨常俱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謁龍門無畏師塔祈雨作
- 情雖到真核,法必任寬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江陵張書記送行
- 佳篇間哇鄭,法語雜方術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贈尹紹伊
- 未辦當春句法工,坐來花下泥春風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玉照堂觀梅二首
- 宗旨要領會,法律忌脫遺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韻傅景夏見贈兼簡徐季益
- 袖歸镃得正法眼,此事肯許參禪僧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叔祖閣學暑中過清寒堂韻
- 君復無聲句法,要與廣平解嘲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可山寫梅
- 寄聲十八丈,法當理歸筇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秋日雜興
- 舂容吐握詩,法用春秋全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酬答李學長
- 諸人卿自卿法,今日吾用吾情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送別史友六首
- 意行曾到楚法臯,占得雙泉第一寮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兀坐有感
- 糾曹今別乘,法官駕朱輪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寄同年朱景淵通判八首
- 圣神天子坐法宮,日月所照梯航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王常博歸蜀
- 誤國小人猶法從,叩閽諸子自賢關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寄潘子善上舍
- 曾有虎來聽法去,更無碑可付雷轟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薦福寺
- 別來空老去,法乳負深恩。 -- 出自清·顧夢游·送一靈師之遼陽兼柬剩公
- 欲向空山酬法乳,瓣香獨拜淚沾襟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屈原、杜甫,千古詩人之宗也,欲作淳風祠祀
- 果滿丹成家法在,應攜雞犬入云中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送劉吏部得請三茅崇禧觀
- 伏興進退如法式,四顧詭譎驚心魂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祠二廟之明日未得順風呈同行
- 老原作畫墨法熟,紙上沉沉潑濃綠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題杜東原先生雨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