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6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不但持荷班法從,兼聞視草屬鴻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喜洪君疇除工侍內制
- 借問爾何為,法味見愈饞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贈日新禪師
- 繭館新蠶家法在,民間應有袴兼襦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立春帖子·太上皇后閣
- 我得九華充法供,亦能禁足老山間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贈崇壽寺僧善修
- 領取單傳心法去,會將佛祖一時呵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又答景揚
- 坐斷江山現法身,大光明裹萬波旬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張義立登九頂三絕·大像
- 樂律本原,禮法根柢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親祀南郊詩
- 以此護金輪,法海無波瀾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
- 君王既行幸,法子復來儀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送恂上人還吳
- 禪林枝干折,法宇棟梁傾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哭靈一上人
- 除卻祖師心法外,浮生何處不堪愁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游江南水陸院
- 道心制野猿,法語授幽客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…四十三
- 詩情緣境發,法性寄筌空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秋日遙和盧使君游何山寺宿敡上人房論涅槃經
- 深喜太邱家法在,須知定國里門高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題張濬所居壁
- 怪來符似火,法制適中變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題鹽倉壁
- 我俗譜此花,法書今乏蔡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家有含笑花開因成三首
- 自憐不具正法眼,解頤安足論賡酬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次韻令裕言詩
- 神霄分別仗,法駕引雙轅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靖康改元四十韻
- 自笑儒衣世法疏,窮愁何日得伸舒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十首
- 七字驪珠句法豪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鷓鴣天·七字驪珠句法豪
- 曾侍上皇供法曲,蹋歌猶帶步虛聲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言公少年真法器,白晝不出夜不睡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贈念法華經僧
- 杯度度一身,法度度萬民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送好約法師歸江南
- 漢橐暫持來法從,皋禽還引上仙圖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又寄公儀四首
- 午夜笙歌移法曲,滿城桃李門朱顏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梅圣俞從登東樓三首
- 慧珠常自照,法雨遍成霏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從駕至開寶寺慶壽崇因閣依韻和吳相公
- 詩從宿世悟,法為本師傳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弘志上人歸湖州
- 寒蹤白云里,法侶自提攜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寄凈虛上人初至云門(一作劉長聊詩)
- 賴居茲寺中,法士多瑰能。 -- 出自唐·徐浩·寶林寺作
- 寒日白云里,法侶自提攜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寄靜虛上人云門
- 前世理官,倚法以刻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皇雅十首·皇治三章
- 諫垣尋振翼,法座屢攖鱗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北京判府司徒侍中生日三十四韻
- 國朝廣仁恩,法令去煩苛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劉才邵送魏彥成韻
- 日月當天瞻法座,煙霞落紙看華裾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殿試覆考和子由侍郎
- 北湖久參真法器,老年端入睡三昧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北湖飽飯徑寢頹然甘甚殆疇昔所未有也作此以
- 汎汎兮吾用法,沛吾乘兮東流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中水府
- 制敵豈應無法正,為謀不合有譙周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過伏龍祠
- 州侯陳樂舞,法從酒杯同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臨江仙·寒食清明春事好
- 衣掛六銖收法界,草深一丈見家見。 -- 出自宋·鄒浩·岑老書云遠老法堂上草深一丈矣
- 津渡有僧求法要。 -- 出自宋·惠洪·漁父詞/漁父
- 神劍一日試,法燈千古明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鄧程二子傳法於予清壇事畢賦詩以遺之
- 望西清、猶叨法從,夢魂寧隔臺躔。 -- 出自宋·張綱·綠頭鴨/多麗
- 登臨迥出紅法外,笑傲仍居碧海邊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題塵外亭
- 且說高王寬法律,從他漢武好神仙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樓樞蜜過華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謹用韻作
- 法存形豈忘,法壞形乃覆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盜焚浦江龍德寺經藏與卷軸化為玉諸葛亮公談
- 是書佛所傳,法性妙含蓄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盜焚浦江龍德寺經藏與卷軸化為玉諸葛亮公談
- 掀起求無上法,不問天所閟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再次韻
- 猶堪試綿力,法海激頹波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拾諸公馀韻贈輝禪師兼奉答勾龍伯秋謁廣利輝
- 一壑未容追法漫,三鐘猶得飽支離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凝碧晚望
- 更約高談句法外,可憐天下政滔滔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再次前韻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