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5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與蜀有緣法,見我眼俱青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水調歌頭·與蜀有緣法
- 遺戒垂家法,新詩斷客魂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挽朱倅周卿
- 平生論活法,到底無窒礙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論詩寄碩父五首
- 禳禬古有法,至和格神人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閔雨
- 始急救荒法,終傳喜雨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是夕雨大作復呈潘提舉
- 若人種藝法,橐駝安取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題鄭氏北墅
- 自云得秘法,蠹口絕凱覦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從孫一昆仲求毗陵筆
- 丞相遺家法,云仍多耐官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挽向參議
- 諸郎有家法,處己知孝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挽宋柳州綬
- 頹然對白法,諸有不得存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馮傳之
- 欲覓存心法,當自盡心求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水調歌頭·欲覓存心法
- 謂是若人,法當至貴,仍主修年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柳梢青·官已尚書
- 卿自用卿法,吾亦愛吾家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重九后三日后圃黃華盛開坐客有論近世菊品日
- 小令多堪法,毋顓字畫妍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以青氈與志道
- 太公九府法已弊,楮幣印出私相權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社日喜晴分韻得前字
- 圣治今方法元佑,白頭盡耐立功名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夔門邂逅同年汪丈議示詩和吟三首
- 清風一家法,歡顏四時春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三年銜恤絕不吟詩既奉詳祭獨緒摧裂偶得古詩
- 請以六度法,為拔六欲根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古碑塔寺改律為禪鄉大夫招增值云智禪師主法
- 玉立世間法土外,子真那不笑人癡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石佛道間見梅二絕句
- 繡斧外執法,滯淹猶在斯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和憲使張郎中
- 要知人與法俱空,何須到岸筏方舍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上后溪劉閣學
- 詔旨今年法祖宗,御前無復舊斜封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宮詞一百首
- 總持包萬法,卓犖棲群賢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春晴將游玉淵踐吳季謙待制馮可久武博山行之
- 故其言曰,法安出哉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黃魯直食面帖贊
- 摹筆得活法,一卷當得師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右軍安問帖贊
- 而所謂書法,要必有所本矣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翁端朝輕利帖贊
- 有召公家法,范公胸臆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滿江紅·玉壘澄秋
- 些子希夷法,只在弄精魂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水調歌頭·律應黃鍾候
- 水火從教法煉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西江月·不死谷神妙道
- 作邑無他法,精神在拊摩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餞用晦侄南安令
- 衰翁首看法筵義,文與正蒙相比倫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驛至得徑坂講席帛詩喜甚和韻且堅秋風武夷之
- 門生嚴楷法,剩將從紀錄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
- 卻笑陶彭法,歸來荒草深。 -- 出自宋·儲泳·題胡琴窗方徑
- 五言唐句法,千古宋吟編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挽柳月澗
- 清白傳家法,詩書遺子謀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廬陵郭僉判致仕歸
- 杜康精酒法,陸羽修茶經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感古十首
- 但求安樂法,不必問流年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題村居壁
- 但學觀心法,何須課佛書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答青山閣見寄
- 身滿華嚴法界中,香廚底事感天童。 -- 出自宋·文及翁·和東坡韻二首
- 于佛曾聞法,因詩遂得貧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哭蕭漁所
- 傅家有師法,晦木定春榮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吳長裕惠詩次韻為贈
- 陶公恒得法外意,張顛獨悟書中神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偶題
- 有人明此法,萬載貌如童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五言
- 一聽林公法,靈嘉愿寄身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夏與熊王二秀才同宿僧院
- 欲使方隅法,還令規矩同。 -- 出自唐·陸復禮·試中和節詔賜公卿尺詩
- 長厚皆堪法,循良亦可書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王倅成老挽詩二首
- 學佛非無法,哦詩恐是魔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贈平首座
- 我嘗聽師法一說,波上蓮花水中月。 -- 出自唐·張瀛·贈琴棋僧歌
- 已改當時法,空馀舊日心。 -- 出自唐·盧殷·堋口逢友人
- 不勞孫子法,自得太公韜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寒食日三殿侍宴,奉進詩一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