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5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朝廷設(shè)新法,布作天下福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
- 均之不滿法,惠遂減死論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徐太元
- 后賢守為法,不敢忘逡巡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邛州俯聽三省堂
- 溲浮雖有法,烹煮豈無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再賦
- 周旋黃石法,邂逅赤松游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張淵道侍郎挽詞二首
- 遂盜祖師法,敢與神秀侔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兵部王仲行尚書惠詩敘近日直舍隔壁論詩說棋
- 佛法元無法,人謀盡過謀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東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韻
- 御蜀知有法,水曲鳴和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度劍有日高永康以詩送行次韻
- 學(xué)得種芝法,疑君今稚川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老人賦鄭醫(yī)芝隱樓敬次韻
- 間復(fù)請筆法,指病如投砭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觀宋中道家藏書畫
- 予聞春秋法,尊王正一統(tǒng)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任山歸河?xùn)|
- 飛螭躡塵,法乘徐柅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親祀南郊詩
- 少悟浮圖法,因傳法喜名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寶月法喜堂
- 平生看花法,不學(xué)蜜蜂忙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天臺曹園
- 或念無生法,多傷未出塵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秦中守歲
- 枳聞廬山法,松入漢陽禪。 -- 出自唐·丁仙芝·和薦福寺英公新構(gòu)禪堂
- 盡愿求心法,逢誰即擬傳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中岳僧
- 盛行唐典法,再睹舜雍熙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壽春節(jié)進
- 指指法仙法,聲聲圣人聲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裴大夫二首
- 吾師得此法,不論劫不劫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聞無相道人順世五首
- 自言上人法,稱為第一人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--皎然閑招法侶從山寺,每掇幽芳傍竹林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重聯(lián)句一首
- 廷評年少法家流,心似澄江月正秋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贈和評事判官
- 早年初問法,因悟目中花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早春書懷寄李少府仲宣
- 灊人思爾法,楚信有回船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常清上人還舒州
- 常說人間法自空,何言出世法還同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兵后經(jīng)永安法空寺寄悟禪師(其寺賊所焚)
- 何人得心法,衣缽在曹溪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法性寺六祖戒壇
- 仆臣御,守法度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君馬黃
- 栽培豈無法,根著至今濕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李侯新齋植松竹聊為雜言
- 了知舌本法輪轉(zhuǎn),咄嗟檀施爭奔輸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宿禪寂院
- 力疲三尺法,塵滿一床書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別呂守三首
- 故知取士法,時焉立紀綱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答官仲儒
- 關(guān)中新約法,江左舊清談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杭州雜詩和林石田
- 正色有家法,細看清且妍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因上人晚菊簡魏定父
- 百年彈指法界觀,萬事過眼天女花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東平劉左車坎止春歌
- 安心無秘法,絕念忘畏途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七月三日雨不止后一日作
- 據(jù)珊瑚網(wǎng)法書題跋卷十,引郭天錫手錄詩文雜記作周文謨詞,因不補錄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梅花引 以上二首見陽春白雪三案詞學(xué)叢書本
- 擊之柱后法,輦火救焚輜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法吏
- 貨殖非吾法,守望非吾徒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招農(nóng)篇
- 秋官司天法,殺物自有刑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磔鴆
- 是為古心法,我儒不能非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半云軒詩
- 兵行司馬法,漕轉(zhuǎn)屯田丁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大將軍南征歌
- 談申韓,為法經(jīng)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周鐵星
- 官法濫,刑法重,黎民怨。 -- 出自元·元無名氏·醉太平·堂堂大元
- 時吏清廉,法不可干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東門行
- 敕下天題法曲新,書生賦奏太平春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不圖新約法,復(fù)見舊威儀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秋齋雜賦(五首)
- 若說無心法,此光如有情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三學(xué)山夜看圣燈
- 曾尋修事法,妙盡陸先生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詠茶十二韻
- 陸生夸妙法,班女恨涼飆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人惠扇子及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