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5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摩詰非有法,還公本來人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次韻奉答君實(shí)問憚
- 誰授服餌法,應(yīng)能壽吾身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種菊
- 古今稱句法,島賀是僧身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寄贈葛樸翁
- 青氈古家法,迍賤當(dāng)自守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自述一首
- 有一修行法,不用問師傳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水調(diào)歌頭·有一修行法
- 釀方傳得法,詩未足成章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不寐
- 清凈神仙法則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桃源憶故人·鴛鴦未老頭先白
- 伏想邇來法候,愈沖和、燕居無滯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寄馬行街董公書
- 長生長春,法親同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寄譚劉丘三師兄鹿衣
- 把般般術(shù)法,便當(dāng)一撇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贈鞠得一
- 謹(jǐn)遵依、國法天條,永不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贈*縣小楊仙
- 久視長生法,須當(dāng)萬事忘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白觀音
- 色身輕健,法身容易將息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無俗念 景金本?溪詞注云,十二首亦名酹江
- 混混茫茫,法界超然去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鳳棲梧
- 云庵入定,法界游仙,不動凄涼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訴衷情 九日后作
- 狂情滅盡法皆空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臨江仙 西山靜坐
- 更參九箴法,俞穴別膚腠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贈劉俊民先輩
- 龍乘不息法一健,象譯由來通六音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古希
- 匪尊不二法,緣系眾藩情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安遠(yuǎn)廟
- 正住華嚴(yán)法界第三觀,帝網(wǎng)深處無數(shù)鏡影涵其旁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二十世紀(jì)太平洋歌
- 山深龍聽法,野迥鹿銜花。 -- 出自宋·白麟·峨眉
- 水渺茫而法白,山排闥以爭前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歸去來辭
- 法隨法行,法幢隨處建立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震法雷,擊法鼓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真正舉揚(yáng),法堂前草深一丈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目顧四方,法中之王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法法本來法,無法無非法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善男子起,法性如是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再三道佛法澆漓,眾生難度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剛道來傳法,還曾傳得無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達(dá)磨贊
- 般若須將法相宗,四生九類化歸空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法要唯心法,浮生苦海中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悟即真空法,愚迷自不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知之修煉法,便是圣中人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一法歸千法,真如即是真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日華精汞法,月魄煉砂靈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靜默堪為法,無言事可親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妙用天然法,陰功蘊(yùn)大名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象外行持法,玄言顯圣功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倘余化砂法,其敢為君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謝邱行之
- 實(shí)冊永行,法駕繼發(fā)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紹熙元年恭上壽星圣皇太后至尊
- 虎馴應(yīng)畏法,鳥喚不驚禪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思上人
- 罷說傳心法,猶看賜額碑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過永定廢寺
- 其中有活法,此理若大路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和祝子壽作詩須索意韻
- 遵新天子法永阜,為先皇帝服通喪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乙丑元日口號十首
- 何須論句法,年自讓吾兄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三月二日被命祈晴上天竺舟中得六絕句
- 雖有監(jiān)臨法,寬柔不忍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惜筍二首
- 種候青澗法,能費(fèi)幾黃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觀射
- 凄涼馀謚法,慷慨付諸兒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記述二十韻為趙沂公作
- 居仁說活法,大意欲人悟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讀呂居仁舊詩有懷其人作詩寄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