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5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安爐立鼎法乾坤,鍛煉精華制魄魂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見聞知覺法,無一可猜量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性地頌
- 心迷須假法照,心悟法更不要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禪定指迷歌
- 心若不生法自滅,即知罪福本無形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采珠歌
- 無佛修,無法說,丈夫智見自然別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采珠歌
- 為吏專文法,成家托弟昆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別叔父録曹
- 平生寡師法,開徑自出蹊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游雪竇山
- 難覓安必法,聊憑遮眼書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小詩五首
- 山似論文法可師,故都氯象此難追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秣陵雜詩
- 降伏吾心法,無如去外魔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偶吟
- 楊君閑上法,司命駐流年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山居即事
- 我來雖為法,暫借一床眠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酬揚州白塔寺永上人
- 色界聊傳法,空門不用情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鄱陽大云寺一公房
- 能依二諦法,了達三輪空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從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齊相公
- 何公真禮法,甯免疾如讎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題阮步兵祠二首
- 此心通妙法,他劫侍尊顏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贈通教大士善升
- 圖龍著繪法,令甲布州縣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仲夏愆雨穉苗告悴輒按先帝詔書總龍請雨兼禱
- 旛花龍護法,梁棟神扶傾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龜山水陸院
- 清平守家法,眉宇肖德容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張公賁
- 養神宗示法,得道不知心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過方尊師院
- 國典唯平法,伊人方在斯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秋晚溪中寄懷大理齊司直
- 漢章雖約法,秦律已除名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人流貶
- 林下誰聞法,塵中只見山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寄青城山顥禪師
- 一承微妙法,寓宿清凈土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宿大通和尚塔,敬贈如上人,兼呈常、孫二山
- 能知出世法,詎有在家心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從侄棲閑律師
- 大臣能護法,況有故山期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
- 證道方離法,安禪不住空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暮秋宿清源上人院
- 日授休門法,星教置陣名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送趙順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
- 應將無住法,修到不成名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雜詩四首
- 欲施攻戰法,先作簡稽行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送王晙巡邊應制
- 懸知一王法,今日待明君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經鄒魯祭孔子應制
- 制治擬如法,服食從所宜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山中采藥
- 學就金丹法,修成玉檢書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喜蔣德瞻遠里
- 柏樹解說法,桑葉能通禪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書懷示友十首
- 愿傳公句法,容我附風翼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再用跡字韻成一首呈判府
- 教我安心法,入鳥不亂行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游峴山次韻三首
- 自得休心法,悠然不賦詩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九日示大圓洪智
- 受命大執法,草草是行裝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奉命齊州推事畢寄本府尚書
- 半偈初傳法,中峰又掩扉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送真上人還蘭若
- 幸接無生法,疑心怯所從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宿禪智寺上方演大師院
- 一音聞說法,五葉見開花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登師欲東歸因成五言
- 客問無生法,人游不死庭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護國寺
- 靜勝貫兵法,默論通禪寂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
- 奧學余家法,宏村邁古風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葉少保挽詞六首
- 作吏余家法,臨民有古風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挽曾伯充大夫詞二首
- 忠孝全家法,清修極道腴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故宮使參政觀文錢公挽詞二首
- 傳心不傳法,誰可繼高蹤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雙山過信公所居
- 遡風輕古法,問道貴奇兵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讀陳書
- 飛毫邁古法,方丈奪神功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觀御飛白書應制
- 順成自有法,意厚良不訾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景仁欠道齋禮院予與和叔過之值其方飲引去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