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5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為邦固常法,有用必超補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黃司戶改官東歸
- 唯公妙句法,字字陵風騷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贈陳符寶去非
- 恨無封君法,老矣藏其身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簡友人二首
- 食輪才轉法輪隨,樓臺金碧還相輝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法剛化士干蔣山藏經乞語
- 可無安樂法,未用短長吟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問祖顯疾
- 眾生睹善法,政合遠奔走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莊器之賢能良居鏡湖上作吾亦愛吾廬六詩見
- 化權亞史法,委巷汩凡例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賀尤禮侍兼修史侍講直學士院四首
- 疇知自心法,本匪生化柄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衰疾幾半月梅已空杏花亦爛漫矣忽往一觀成古
- 文孫覿堯法,圣子奉虞聰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皇太子生辰詩
- 懶皆安樂法,醉即太平時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韻
- 拈來唐句法,玄入小乘禪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孫花翁韻
- 前身定聞法,夢作三生猊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子客昆山得薦嚴薦嚴長老時道人散朗開遠不
- 自得延生法,從渠事養心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仁靜山房為孫君賦
- 君參唐句法,親得浪仙衣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訪紫芝回與子舒集
- 未改祖宗法,天胡肆大眚。 -- 出自宋·韓希孟·我質本瑚璉,宗廟供頻蘩。一朝嬰禍難,失身
- 未改祖宗法,天胡肆大眚。 -- 出自宋·韓希孟·練裙帶詩
- 已度囊中法,春田春正肥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送劉玉田通判歸山
- 下方城郭法如海,輸與山中枕石眠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葛壇即事
- 遍參東土法,頓悟上乘禪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贈僧還日本
- 子瞻得家法,自少不勤苦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再用韻和子瞻
- 當依如是法,我亦從中登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偈
- 雖復建良法,因茲無由行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送李仁甫被召
- 截截有成法,方正無少陂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榘子名字義
- 一一守吾法,私意無容雜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榘子名字義
- 六經垂訓法,萬世共宗師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訓兒童兒首·孔子
- 敝衣僧說法,枯葉樹成槎。 -- 出自宋·陳某·山居
- 祈求觀古法,詢訪得龍津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馬筱潭報雨
- 嘗聞伍保法,慎置理宜妙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送李惟肖尉尤溪
- 峰頂侵云法象寒,遠游虛唱肅天官。 -- 出自宋·陳洵直·天壇
- 老友身前法,文章覺后圓。 -- 出自宋·陳顏·挽友
- 兢業傳家法,盈成保慶基。 -- 出自宋·陳宗遠·郊祀慶成詩
- 我有避人法,終日衣冠林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送袁季源之婺州因簡范經歷
- 銓曹有格法,那肯煩薦牘。 -- 出自宋·戴溪·送王木叔黃州教職
- 文書盈幾法筵埋,香火秋來愿稍乖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小詩戲無咎
- □□□□法,□□□□□。 -- 出自宋·范令聞·六一堂
- 難稽守邊法,應敵若絲棼。 -- 出自宋·范雍·紀西夏事
- □□足活法,亦復窺天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西齋秋感二十首
- 粗守持身法,堅城護百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怪夢十首
- 虞翻納甲法,即是先天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納甲圖
- 力行商君法,詭勒燕然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北珠怨
- 是致青苗法,規摹國師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宋昶明仲湖州學錄
- 中興今佛法,百倍勝儒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前住中竺希鑒上人五言
- 卿自用卿法,未用輕賢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王起宗勉為高子明繪松巖圖
- 三代興甿法已精,田官眾建日諄勤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勸農有感三首
- 數加一倍法,書得七分傳。 -- 出自宋·葛寅炎·題三易備遺
- 八工亮圖法,百賈莊肆錢。 -- 出自宋·葛寅炎·題三易備遺
- 施此安樂法,勝造千浮屠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病起贈劉元圭
- 紛紛世間法,失得隨所寓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前十三章未見營創之意因成古風
- 況茲十二法,凈穢本同科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光亭
- 生公能說法,音與塔鈴同。 -- 出自宋·何麟·生公講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