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4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自聞寬法離新州,日日江頭數(shù)過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贈湯司諫二首
- 得非緣法異,無乃災(zāi)釁酷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病中寄呈王信州老謝丈
- 詩傳活法付乃兄,酒有名方屬吾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遂初泉
- 顏公筆法有家法,豪錐料得皆千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帖俞王諸君求筆
- 兵傳家法檄愈疾,不但有詩皆可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孫溫叟問訊之韻
- 盡鋤新法穢,遠拯疲民康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懷遠堂
- 人知相法奇龐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沁園春·公有仙姿
- 太史變法,漢唐續(xù)維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壽皇子
- 直須作法起南風(fēng),號召百神同力扈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伐千秋巨木竟梁海堂
- 祖宗立法初意,正欲獵英奇。 -- 出自宋·徐鹿卿·水調(diào)歌頭·五剡乃脫選
- 竺乾心法拈花笑,洙泗家風(fēng)鼓瑟希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頔上人持瑩蘿月五詩見示因走筆和韻聊禦睡魔
- 夫何佛法衰,涉晉唐五代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贈已訥二老軒
- 更嗟書法開元壞,不易肩吾字字求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肩吾生日三絕句
- 力扶道法授沉埋,三千功行之積仙可階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寄謝碧云張高士
- 三生緣法熟嘉州,乘興俄成十月留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別凌云士友
- 思昔新法行,士有鄭介夫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安少愚下第東歸
- 進筑之法,古兵法所未有,而始于本朝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林文節(jié)紹圣日記后帖贊
- 涪皤說法,如標月指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米元章書山谷大悲燈贊帖贊
- 山谷書法,本于天才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黃魯直食面帖贊
- 心潛書法,神造詩境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青峰詩帳贊
- 于后像法世,贊嘆說偈言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蘇文忠蘿漢偈帖贊
- 如公書法,或者得太沖之仿佛乎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周美成友議帖贊
- 諒予言,法當(dāng)取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蔣丞相得男帖贊
- 分制有法,均停相若,三四合體,上下齊腳,多寡不牽,乃異世作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沈叡達書簡帖贊
- 先王筆法源于蘇,奕然世全繇庭趨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銀青制劄帖贊
- 故其筆法倜儻斜直,于跌宕中時入繩墨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張文忠至都帖贊
- 設(shè)施新法須明允,掩蓋前愆莫糾彈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害惠安吳簿明輔子良權(quán)南安宰二首
- 可奈紅法飛白羽,不容黃叟臥青山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句
- 胸中陳法久堂堂,卯歲邊戎真漫狂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曹都統(tǒng)詩
- 人言八法具,儼是浯溪刻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送放生池碑
- 讀師句法真家數(shù),拂拂松陰響澗泉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題僧南浦詩卷
- 超然筆法無糝塵,正欹仰俯態(tài)逼真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題墨梅風(fēng)煙雪月水石蘭竹八軸
- 虎頭筆法得來親,佳士相逢必寫真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畫師二首
- 一從說法雨華臺,棕葉蕉花幾度開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贈雪寶
- 此是大法論嫡庶,未是窮源尋極致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贈地理錢季實
- 眼前大法既能明,更看嫡枝辨臧否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贈地理錢季實
- 祖宗立法于前。 -- 出自宋·蕭某·沁園春·士籍令行
- 向來遠法師,絕識具圣智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重約游山
- 井田秦法變,河海禹功深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錢清觀禾
- 近年鹽法密,適以長貪暴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寄張廉
- 三千余法論修行,第一燒丹路最親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明日過法去,窊尊倒入懷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菊后
- 道情親法侶,時望登朝右。 -- 出自唐·崔元翰·清明節(jié)郭侍御偶與李侍御、孔校書、王秀才游
- 時清執(zhí)法慚無事,未有長楊漢主知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春日朝罷呈臺中僚友
- 一燈心法在,三世影堂空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山寺題壁
- 偶來游法界,便欲謝人群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終南精舍月中聞磬聲詩
- 由來萬法生一心,貫徹精粗無二道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清老
- 臨壇付法十三春,家本長城若下人。 -- 出自唐·陸暢·題悟公禪堂
- 皇王尚法三推禮,白社寧忘四體勤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鴻門
- 未知軍法忌偏頗,徒解于思腹漫皤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春秋戰(zhàn)國門華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