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4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涂芻聯法從,營騎肅旌門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
- 松風開法席,江月濯禪衣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少微上人入蜀
- 已知無法說,心向定中灰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贈禪師
- 富貴拘法律,貧賤畏笞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長歌行
- 園思前法部,淚濕舊宮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梨花
- 親傳筆法中郎孫,妙作蠶頭魯公體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書
- 君子聆法音,充爾溢膚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
- 因茲八法各有要,遂使六藝區以分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謝宣賜御草書急就章并朱邸舊集歌
- 乃知棋法同軍法,既誡貪心又嫌怯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襖天使
- 自從新法行,嘗苦樽無酒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無酒吟
- 二豪禮法空是非,一斗三杯眼方白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和顏隨飲酒
- 谷兒指法來帝城,曹供奉傳新曲名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聞鄰舟琵琶
- 但將萬法遣除,遣令凈盡無馀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禪定指迷歌
- 本為心法皆妄,故令難盡諸相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禪定指迷歌
- 根塵心法都無物,妙用方知與物同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圓通
- 從來萬法皆無相,無相之中有法身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采珠歌
- 客來問法要,示以無所還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和鄭戶部寶集丈室二首
- 信知佛法有天樂,掃除疾痼何須藥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八月十日宿百丈山慶善院明日游松風庵謁震禪
- 羨君句法源頭活,此意曾參紫紫陽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高潔堂來見因次前韻三首
- 世遠教法散,有識如退之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用前人代二子用前韻來謝韻
- 誰知緣法有到處,少茂林泊處深山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為茂林老乘獨舟四句
- 庭中說法有龍聽,龍去庭空水一汀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·虛白觀
- 更可憐、法網自纏綿,何時出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滿江紅慢
- 曳裾趨法從,操筆代王言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代人上潁川韓端明生日
- 還言證法性,歸去比黃金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題招隱寺絢公房
- 意彼刑法,設以化人;致使無之,而化益純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二風詩·治風詩五篇·至理
- 早年通法后,已是立朝身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徐評事赴省試
- 宰官說法聊應會,余事文章亦三昧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承知府待制誕生之辰輒廣善懷菩薩故事成古詩
- 但畏執法吏,禮防且切蹉。 -- 出自魏晉·張華·輕薄篇
- 頗為異法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體詩 古離別
- 棘寺陪法吏,奉使安殊方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述懷
- 分官離法署,承命守眉州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送左眉州之任
- 剩得風法何處著,紅薔薇搭小欄干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春曉
- 醉鄉禮法稍寬閒,倒著接{上四下離}猶許卵子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新酒熟奉懷曹使君
- 耆闍妙法闡,王舍睿文流。 -- 出自唐·畢乾泰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
- 自非體法正,徒使觀者惑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遺吳沖卿大饗碑文
- 欲知聞法諸天喜,庭下于今有瑞筠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贈香嚴敷老慧照上人
- 風云陳法秋毫識,前日兵興使不知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生機幻法不無神,信手拈來卻是真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簡铦樸翁兼簡敬叟二首
- 推敲有法猶分付,一似高麗寺里時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夢退堂師
- 從來佛法無多子,底用芒鞋半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贈詩僧
- 想師正法指,喻我獨迷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贈少室山麻襦僧
- 山田依法種,兵食及時供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賈謨赴共城營田
- 生遭官法,死見閻羅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*心香 善惡報
- 遵依國法為先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立誓狀外戒
- 留心行法奔波客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 贈于疃化網楊法師
- 誰知萬法倒顛顛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西江月·月里金烏報曉
- 長春教法付清和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瑞鷓鴣 勸世
- 了心一法,越三乘、妙體果離生滅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俗念 龍陽觀道眾索
- 垂衣坐法宮,充耳施纊黈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予奉詔總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實與纂修尋以病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