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3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乾坤法之,治于垂衣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宋頌
- 中州法既弘,葛陂暴亦止。 -- 出自唐·慧宣·奉和竇使君同恭法師詠高僧二首·竺佛圖澄
- 觀君法苑思沖虛,使我真乘刃有馀。 -- 出自唐·知玄·答僧澈
- 混成法像無邊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綠頭鴨·貌幽玄
- 優游法界,道情清絕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轉調木蘭花
- 無礙法門親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感庭秋·志通天地媾精神
- 宗評法?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卜算子·靜青黃燭
- 人天法界,隨處*心香,超造化,越娑婆,穩赴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驀山溪 贈都下門人
- 圓融法性,復變童顏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行香子 贈不語王哥
- 充盈法體,補益神光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行香子 贈濱州小胡
- 同超法界,共返仙宮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+邢闋* 勸人改惡遷善
- 不繁法信,自然披褐懷玉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酹江月
- 顯心法、動作明空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行香子·妄認苦蘊
- 道乃法之體,法乃道之余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歌頭 贈寶奄
- 天冠法師與天通,丹書鐵券呼龍公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天冠法師鄧均谷禱雨歌
- 春風法曲舞霓裳,繡罷深宮請賜香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卻恐法時惡圓佞,結根遙向楚云深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方竹
- 空有法言為世范,不知來者肯行無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讀楊子法言
- 梨園法部兼胡部,玉輦長亭復短亭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明皇
- 樓船法從年年盛,借問孤臣何歲歸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赴鄭出國門經西苑池上
- 書生法當驕,正懼此身小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隆中次吳襄陽韻二首
- 久之法掾師韓子,更向龍城問柳侯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病起和柳州劉司法贈詩韻
- 風動法林處虎過,云生咒缽解龍眠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謁金華寺六祖法堂
- 張湯法家流,推賢被嘉聲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雜興
- 太玄法言書,莫誚徒擬經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雜興
- 可憐法時只名重,野鶴乘軒失威鳳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夜坐放歌書興
- 古墨法變今百年,雪齋乃能幻神藥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贈墨工陳伯升
- 心迷法華轉,心悟轉法華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贈胡菊軒
- 禪讓法堯舜,民物普安靜。 -- 出自宋·韓希孟·我質本瑚璉,宗廟供頻蘩。一朝嬰禍難,失身
- 禪讓法堯舜,民物普安靜。 -- 出自宋·韓希孟·練裙帶詩
- 若以法眼觀,窮達竟何有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入書室東垣有神光自幾案出三首
- 一倍法靈君說數,三生緣定我隨天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贈數學姜兄
- 東林法道一門開,四眾愚癡喚不回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云棲蓮池大師塔
- 君子法天時,燕居嘗夙興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五鼓
- 歷代法書金石刻,哪怕單篇碎塊,我看著全都可愛。 -- 出自當代·啟功·癖嗜
- 來試法家流,因論廷尉獄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楊周輔來考試刑法同在別闈剛直士也喜為賦此
- 負迷法漂跡,關心為倚門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甲申正月答昌甫見寄韻代書
- 森嚴法度蠶頭字,瘦硬豐標鶴膝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謝康使君見訪示詩觀奕慶之
- 奚李法傳外諸孫,我亦尚有潘衡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筆工馮應科
- 九江法帖鐘鼎刻,兵火以來猶可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刊印朱才俊
- 青苗法令初為崇,玉斧封疆半已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半山
- 雁門法師禪非禪,虎溪道士仙非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術明居士燕道覺歸東林
- 又聞法華兩招提,清曠夐絕人境隘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五月六日約諸友游北山舟已具而予偶不能出諸
- 流流法乳誰無分,子子教知我最親。 -- 出自宋·勾令玄·敬禮瓦屋和尚塔偈
- 同門法禁嚴,欲往心未安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再用前韻以謝諸公見答之什
- 周公法已矣,原憲事如何。 -- 出自宋·黃晞·寄李先生
- 上人法一朝過我,問我作詩三昧門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送一上人還滁州瑯琊山
- 一真法界中,靈照常安住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偈
- 用此法,存於心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自曉存心訣
- 天然法樂多,豈此聞簫鼓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靜深生四妙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