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2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諸法之相了空寂,妙存之性非有無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法法心心成佛事,華華葉葉受春恩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法法平齊,隨高就低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周法界而無邊,折鄰虛而無內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識法者懼,欺敵者亡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二十一首
- 萬法是心光,諸緣唯性曉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十首
- 萬法之機開兩拳,千僧之檐著一肩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法法唯心,塵塵三昧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十法界身流影事,自他交徹鏡中看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觀知殿化殿堂燈油求頌
- 法法變通手段,塵塵出礙胸襟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錢郎中寫真求贊
- 家法冷淡,子孫寧馨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璋監(jiān)寺寫師像求贊
- 家法兒孫須力振,此行未可腐賓賓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送智首座還鄉(xiāng)
- 諸法性空方得座,一彈指響頓開門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衛(wèi)進可寺丞臘月二十九日招我以蔬飯從容勝集
- 葦法懷道人,擁眾幾兩千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宣和甲辰三月三日山谷寺偶成是時欲下長蘆也
- 佛法從來如嚼蠟,朋儔此去似團沙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與天池信長老
- 大法下衰,污人唇齒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偈頌二十五
- 正法眼,絕塵沙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惠文禪者
- 正法輪,輕撥轉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偈頌七十六首
- 佛法颺在它方,世法拈靠一壁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偈頌七十六首
- 善法堂前瑞氣新,天書來自九重城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諸法本來絕待,觸目且無拘礙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法法本來法,無法無非法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是法不思議,聽者亦希有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觀音大士贊
- 是法即是此肖明,不離是光說此法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向侍郎無熱軒
- 佛法本無多子,堂堂日用之問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一法忽爾,萬法亦然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到,是義非見聞覺知之所造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心法雙忘,千化萬變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萬法俱忘百念灰,等閑驀鼻拽將囘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七十二首
- 萬法無根,人何而立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法立上人
- 諸法寂滅相,不可以言宣。 -- 出自宋·釋祖先·偈頌四十二首
- 佛法的的大意,猶隔十萬八千。 -- 出自宋·釋祖先·偈頌四十二首
- 正法念經說,閻羅責置人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誡酒肉慈慧法門
- 句法何時就,家聲待汝洪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臘月朔第二孫繩祖彌月喜期與翁同十一月而又
- 人法俱名執(zhí),悟理詎勞詮。 -- 出自宋·雙林大士·偈
- 心法操存毋不敬,治功顯設在斯文。 -- 出自宋·宋理宗·賜馬廷鸞四首
- 楷法前無古,書評妙入神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謝賜御書詩五言十二韻
- 八法能工世罕精,帥鈐多暇錄遺經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府尹歐陽公以臨書智信篇為貺謹以長句酬謝
- 仰法祖宗尊本始,致隆高厚罄純精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皇帝初郊大禮慶成詩
- 佛法佇隆興,般若須人傳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龍井僧全示寄庵樞密程公累篇季文弟新什求余
- 家法長忠厚,淵衷愈畏寅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上皇八十慶壽赦書至海陵敬成三十二韻
- 句法亡來久,詩壇忽有人。 -- 出自宋·唐仲友·讀章嘉甫詩
- 療法人爭授,奇功竟未遭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齒痛戲成三首
- 禮法兒孫睦,雍和道路揚。 -- 出自宋·王欽若·詠華林書院
- 師法自心得,如親接前修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送李果州歸蜀
- 吾法元來不妄傅,信知道法妙玄玄。 -- 出自宋·王文卿·以二十八字為吾婿他日囑仲和書付梅隱袁庭植
- 問法舊聞裴相國,傳經今見季維摩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題懷玉上方
- 大法鼓聲胡部曲,摩登伽戲野狐禪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元日倦臥書齋聞僧食未敢歌鼓作繼以清唱感而
- 佛法詩名誰更繼,未聞隨分謁侯王。 -- 出自宋·王正已·贈蘊上人
- 一法果有至,五云凝在空。 -- 出自宋·韋謙·題常樂寺五云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