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在第9個字的詩句
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昨得閶門書,婦子死泉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滕寺丞歸蘇州
- 榭前東山秀,臺下廬泉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劉原父舍人樂郊詩
- 沙穴石竇無限泉,此泉緣底名不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永叔瑯琊山六詠其四庶子泉
- 亂山云木古,側徑野泉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鄭戭及第東歸後赴洋州幕
- 磧雪舊行閑入夢,貪泉曾飲別留詩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贈毋中舍
- 邇來通倅少名流,云泉竹樹應包羞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姚著作之任宣城
- 儀鳳去九夷,神龍入泉室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霪雨中偶書所見
- 舊隱何年別翠微,瀑泉聲入鎖禪扉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贈省欽
- 我來尋故跡,溪荒亂泉吼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八絕詩明月溪
- 隨刀落銀鏤,煮投寒泉盆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甘菊冷淘
- 吟入惠山山下寺,古泉閑挹味何嘉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惠山寺留題
- 禁漏出花寒歷歷,御泉通市細潺潺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朝退偶題
- 構思慶云合,落筆醴泉涌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故殿中侍御史滎陽鄭公
- 終老占溪居,臥看秋泉涌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題陜府南溪兼簡孫何兄弟
- 六社居民皆覆沒,九泉磐石盡飛翻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聞少華崩
- 名利場中難著腳,林泉路上早回頭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自況三首
- 齒發既衰非少日,林泉能老是長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進退吟
- 清淚已乾情莫極,黃泉未到恨非深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傷二舍弟無疾而化二首
- 風月滿天誰是主,林泉遍地豈無人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問人丐酒
- 若將林下比,應只欠泉聲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過蘇州曉上人院
- 天寒岳寺出,日晚島泉清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送僧往臺岳
- 解鞍初步石苔青,細泉鳴遶竹間亭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游棲巖寺呈提刑學士毅夫兄
- 與君暮從棲巖東,有泉鏘然發深谷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以蒼陵谷引水記呈毅父惠詩次韻
- 張侯公瑾流,英思春泉新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二十
- 大氓筑室動千杵,奔泉啟鍤幽奇睹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賈碩秀才得兩圭有邸
- 我亦困蒙如可擊,此泉從戶到西江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孔雀院后蒙泉
- 乾鵲悲鳴橋渡漢,龍泉騰躍氣凌虛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七月一日放坐觀星
- 如今老寄潁河東,九泉雖深愧此公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黃生兼寄二謝二首
- 是韓*逐塊,陽焰為泉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婆羅門引·一毫不立
- 白云侵嶺下,翠樹傍泉邊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冷泉亭
- 后人應不識,前事寒泉咽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上湖至破山贈文周蕭元植
- 一心中國夢,萬古下泉詩。 -- 出自宋·鄭思肖·德佑二年歲旦
- 寒池冬不流,落葉塞泉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春十三首
- 微霜初可履,回首陽泉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遇二十五首
- 翠竹留人不忍還,暖泉春漲已潺潺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福昌官舍后絕句十首
- 山僧慣迎客,煮茗新泉注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飯昭果寺
- 齋庖野菊美,石井新泉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晚飯寶應
- 燭前醉客淋漓時,山泉更煮如珠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某寒熱伏枕已數日忽聞車騎明當接頓睡中得韻
- 偷閑到丘壑,便欲老泉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宿鳳翅山懸泉寺
- 攀條憩林麓,引水開泉源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田家即事
- 石門斜月入,云竇暗泉通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山行偶作
- 寂聊寒磐盡,盥漱瀑泉新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贈別空公
- 月和風翠動,花落瀑泉飛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山中興作
- 劈碎瑯玕意有馀,細泉高引入香廚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山寺引泉
- 東流兩三片,應在夜泉中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金谷桃花
- 明月出云秋館思,遠泉經雨夜窗知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題賈巡官林亭
- 湖邊好花照,山口細泉飛。 -- 出自唐·丘為·送閻校書之越
- 殿轉云崖陰,僧探石泉度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題棲霞寺
- 峰谷呀回映,誰家無泉源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與瀼溪鄰里
- 鳥歸殘照出,鐘斷細泉來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游歙州興唐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