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在第4個字的詩句
泉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猶記冷泉亭上,百道跳珠噴雪,飛瀑掛衫松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送惲南田之錢塘并柬毛稚黃
- 俯漱神泉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詩
- 空將舊泉石,長與夢相親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將巡郴永途中作
- 渴飲寒泉水,饑餐紫朮芝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避世翁
- 霄漢落泉供月界,蓬壺靈鳥侍云房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題豫章西山香城寺
- 寶甃溫泉澆膩玉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減字木蘭花·華清賜浴
- 一厝窮泉閉,雙鸞遂不飛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故趙王屬贈黃門侍郎上官公挽詞二首
- 可惜龍泉劍,流落在豐城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送杜審言
- 荷覆香泉密,藤緣寶樹幽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秋晚游普耀寺
- 湘岸竹泉幽,衡峰石囷閉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
- 自省游泉石,何曾不夜歸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嵩山夜還
- 聞有湯泉獨去尋,一瓶一缽一無金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僧赴黃山沐湯泉兼參禪宗長老
- 悵望林泉幽峻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更漏子·暑方煩
- 命賜龍泉重,追榮密印陳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哭劉四尚書
- 杳靄虞泉夕,凄清楚挽喧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
- 石甕靈泉勝寶井,汲人回掛青絲綆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石甕寺
- 醞得秋泉似玉容,比于云液更應濃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自遣詩三十首
- 又坐紫泉光,甘如酌天酒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入林屋洞
- 一掬陽泉堪作雨,數銖秋石欲成霜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四月十五日道室書事寄襲美
- 盈鍋玉泉沸,滿甑云芽熟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茶具十詠·茶灶
- 霞染洞泉渾變紫,雪披江樹半和春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寄懷南陽潤卿
- 決決春泉出洞霞,石壇封寄野人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謝山泉
- 谷口好泉石,居人能陸沈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題玉山村叟屋壁
- 帶竹新泉冷,穿花片月深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春夜過長孫繹別業
- 褰裳百泉里,一步一清心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游輞川至南山,寄谷口王十六
- 借問秋泉色,何如拙宦情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縣內水亭晨興聽訟
- 別處秋泉聲,至今猶在耳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夢尋西山準上人
- 野院羅泉石,荊扉背里閭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東溪杜野人致酒
- 招提饒泉石,萬轉同一趣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歸義寺題震上人壁(寺即神堯皇帝讀書之所)
- 池接天泉碧,林交御果紅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
- 暗想山泉合,如親蘭蕙芳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同張參軍喜李尚書寄新琴
- 石竇紅泉細,山橋紫菜重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奉和秘書元丞杪秋憶終南舊居
- 識破林泉朝市,經行處、等是蘧廬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西掖南宮
- 竹外流泉,籬邊叢菊,妝點野棠閑趣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頓消緣慮
- 窗外林泉,隈山傍水竹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掛金索·無憂慮
- 湍激清泉舞翠蛟,幽亭跨澗對巖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仙跡巖題詩二十三首·翠蛟亭
- 下客林泉性,時能夢寐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自和
- 唯人歸泉下,萬古知已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書哀
- 未知林泉間,何以異我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蔡仲謀苦熱
- 小石冷泉留早味,紫泥新品泛春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
- 自古九泉死,靡隨新陽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冬至感懷
- 使君愛泉清,每來泉上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滁州醉翁亭
- 何當發泉源,綠水浸沙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將行寒昭亭祠喜雨
- 天子甘泉祀,歡聲浹九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韓簽判玉汝還南京
- 決決流泉活,蒙蒙夕霧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王德言夏日西湖晚步十韻次而和之
- 資之石泉味,特以陽芽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王仲儀寄斗茶
- 暫辭甘泉宮,遠奉左賢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李君錫學士北使見寄
- 淺淺清泉自監開,鱗鱗寒甃未生苔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刁太博新墅十題其十新井
- 結結甘泉里,豈必泰山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王景彝省中詠孤竹
- 一逝九泉無處問,又看牛女渡河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七夕有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