沾在第9個字的詩句
沾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卻月凌風誰會得,不沾一葉是真身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梅兩絕
- 趯趯和樂躍阜螽,沾沾啁哳瘖寒蛩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羅浮高壽崔制置
- 激昂白刃前,濺血下沾巾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自蜀奉冊命往朔方途中呈韋左相文部房尚書門
- 停杯試北望,還欲淚沾襟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岳陽樓宴王員外貶長沙(一題作南州有贈)
- 而或嗅香餌,貪涎適沾霈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釣龍臺
- 篋里生塵是閑藥,外沾猶可救衰殘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五牙山人洗修白
- 冤梭與恨機,一見一沾衣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偶作五首
- 何年有此路,幾客共沾襟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賦得啼猿送客
- 無涯憂國淚,無日不沾襟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辰州建中四年多懷
- 野棠開,江草濕,佇立,沾泣,征騎駸駸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上行杯·草草離亭鞍馬
- 有書無寄處,相送一沾裳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別睢陽故人
- 苦辛垂二紀,擢第卻沾裳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賀進士駱用錫登第
- 前史豈不載,開卷徒沾巾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某伏蒙丈人僉判出示嘗與侍郎鄭公淺沙泉唱酬
- 蝸涎不自潤,詎敢相沾濡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寄魏元履
- 披襟沐清駛,合席隨沾濡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新涼
- 合下相逢,算鬼病、須沾惹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惜奴嬌·合下相逢
- 聞君輕去世,令我重沾巾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哀湯與立父
- 世情紀甘似醇酒,沾沾未必應心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魏吉老若水軒
- 清風偃林柯,征衣盡沾濡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西靈鷲
- 臨檻自采瑤房,鉛粉沾襟,雪絲縈指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過秦樓·紺玉波寬
- 遙傳一紙淚,讀罷想沾襟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江上寄巴東故人
- 少年追樂地,遙贈一沾巾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春晚送瑕丘田少府還任,因寄洛中鏡上人
- 不堪思翠巘,西望獨沾襟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戊辰歲湘中寄鄭谷郎中
- 羈旅因相依,慟之淚沾裳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苦寒行
- 鏡奩長不啟,圣主淚沾巾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則天皇后挽歌二首
- 楚人歌竹枝,游子淚沾衣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客中
- 空持語相送,應怪不沾巾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送酂縣董明府之任
- 掃壇花入篲,科竹露沾衣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寄終南隱者
- 泊舟悲且泣,使我亦沾衣。 -- 出自唐·劉昚虛·越中問海客
- 落葉寒擁壁,清霜夜沾石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盧十五竹亭送侄偁歸山
- 至今虛左位,言發(fā)淚沾裳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哭韓淮端公兼上崔中丞
- 狐兔時游踐,霜露日沾沐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郢城懷古
- 臨溪猶駐馬,望峴欲沾裳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王師渡漢水經(jīng)襄陽
- 唯有團階露,承曉共沾衣。 -- 出自唐·庾抱·賦得胥臺露
- 羲和不我與,徒有淚沾臆。 -- 出自明·王景·古詩(三首)
- 虜騎血灑衣,單于淚沾臆。 -- 出自宋·袁瓘·鴻門行
- 猿鳴三峽里,行客舊沾裳。 -- 出自唐·崔翹·送友人使夷陵
- 席前愁此別,未別已沾裳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九日送人
- 姓楊皆足淚,非是強沾衣。 -- 出自唐·楊凝·送別
- 高枝僅空巢,見此涕沾衣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慈烏行
- 更長頻側(cè)帽,望極反沾巾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久雨見月
- 不飲故人相別酒,恐沾壽母自縫衣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施野夫赴舉
- 人以財啗圓,惡如唾沾裳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藥王圓師
- 名占風雷三級遍,恩沾雨露一門多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紫微舍人宋公愛子侄三人同日得第作詩以紀盛
- 斯人吾不見,遺恨淚沾裾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邵智卿挽章
- 十分酒滿,舞茵歌袖,沾夜無尋處。 -- 出自宋·黃大臨·青玉案·行人欲上來時路
- 國步日多事,霜露任沾衣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白馬渡
- 上自大父來,手澤之沾濡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憶書
- 悲風獵丹旐,行路亦沾巾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陳氏太君挽詩二首
- 不知二圣君,泫然淚沾臆。 -- 出自宋·潘良貴·法清晚步分韻得夕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