沾在第3個字的詩句
沾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隴麥沾逾翠,山花濕更然。 -- 出自唐·虞世南·發營逢雨應詔
- 藥香沾筆硯,竹色染衣巾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故少師從翁隱巖別墅亂后榛蕪感舊愴懷遂有追
- 班雖沾玉筍,香不近金爐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偶懷寄臺院孫端公棨
- 小杏沾花摘,春醪對雨傾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順陽
- 羅巾沾淚血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謁金門·溪聲咽
- 鄉曲沾投分,蓬萊忝備官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送王舍人制置四川
- 牧民沾漢璽,詔子有韋經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挽林惠州深父二首
- 朱紱沾新命,蒼松郁故阡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挽樂全宋丈二首
- 試問沾微祿,何如返故棲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宿齊云寺
- 筍輿沾汗每蒼黃,今日追隨得快涼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六四叔韻
- 雙淚沾襟袖,孤燈對客床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南歌子·疇昔飛鸞侶
- 明日沾襟各分手,相思何處倚高樓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星子驛別客
- 柳絮沾泥,花蕊隨流去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蝶戀花·城上春旗催日暮
- 小雨沾秋旱,清曦霽曉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日游南汰二首
- 手香沾柄玉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謁金門·朱檻曲
- 燕泥沾粉,魚浪吹香,芳堤十里晴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聲聲慢·燕泥沾粉
- 帶雨沾衣,羅襟點點離痕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聲聲慢·燕泥沾粉
- 芳襟沾露濕,蘭珮委風微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對春樹
- 飯不沾匙,睡如翻餅,氣若游絲。 -- 出自元·喬吉·折桂令·怎生來寬掩了裙兒
- 赤汗沾青云,長嘶挹流沙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答寄俞仲蔚
- 百草沾風蠶月香,雙鳩喚雨麥秋涼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山行至虎跑泉菴次蘇長公石刻韻
- 清淚沾羅袂,紅霞拂繡衣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游丈人觀謁先帝御容
- 八方沾圣澤,異畝發嘉禾。 -- 出自唐·孟簡·嘉禾合穎
- 零雨沾山百草香,樹梢高頂盡斜陽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山下偶作
- 錦字沾愁淚,羅裙緩細腰。 -- 出自唐·袁暉·七月閨情
- 謬因沾舜渥,長愿奉堯封。 -- 出自唐·武平一·奉和幸白鹿觀應制
- 恩渥沾行李,晨昏在路岐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送李賓客荊南迎親
- 渙汗沾明主,滄浪別釣翁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赴闕次留獻荊南成相公三十韻
- 麗澤沾魚鳥,休歌被管弦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郊禮慶成詩
- 普天沾凱澤,相攜欣頌平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行經破薛舉戰地應制
- 空灑沾紅淚,萬里逐行舟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稍秋曉坐閣,遇舟東下揚州,即事寄上族父江
- 倘使沾涓滴,還游不死方。 -- 出自唐·梁锽·省試方士進恒春草
- 白露沾蕙草,王孫轉憶歸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評事十九叔入秦
- 攢柯沾圣澤,疏蓋引皇風。 -- 出自唐·常沂·禁中春松
- 南北沾河潤,幽深在禁城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過內官孫可久別叢賦贈
- 如何沾瑞露,似欲慰窮陰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北軒手種竹兩竿近輒有甘露降其上作五言示諸
- 七載沾微命,三霜備冗員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上運使工部
- 潤未沾農畝,威先到旅衾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梅守著作喜守粹冬杪祈雪春初獲應之什
- 白露沾蘭草,王孫轉憶歸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評事十九叔入秦
- 親涕沾封篋,交情動絕弦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王子直挽詞二首
- 微物沾仁澤,窮荒服德名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司馬溫公挽詞五首
- 月露沾衣覺久,水曲吹面宜頻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子進六言二首
- 未禁沾額角,信好插梳尖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和渭叟梅花
- 憐渠沾水論涓滴,況我行舟苦滯淫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郢州二首
- 酒能沾醉雨能幽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浣溪沙
- 詔封沾錄用,師氣亦周旋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投連泉州顯學五十韻
- 地脈沾濡遍,天心賦與平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酬信仲見和二首
- 眾賓沾醉尚傳觴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浣溪沙
- 紛紛沾醉,四筵倒盡群玉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酹江月/念奴嬌
- 每愧沾沾喜,寧甘郁郁居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次韻宋德器春晚即事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