沾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沾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放出清泉疊舊蹊,行人但渡不沾泥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題龍溪橋
- 世祖豐神似高帝,楚囚珍重莫沾襟。 -- 出自宋·吳明老·偶成
- 有靦閨門全節義,傷今思古淚沾巾。 -- 出自宋·吳說·題義節夫人傳
- 禁苑精廬是切鄰,衣巾雖舊不沾塵。 -- 出自宋·許梁·書郭子度壁
- 佳節只消拚酩酊,牛山何事淚沾衣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劉曉窗九日韻十首
- 紅葉色深偏照酒,黃花香重欲沾衣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重陽遣興
- 疇昔幾回同把酒,於今一涕獨沾纓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悼吳居厚
- 畫戟凝香不同賦,白衣送酒猶沾醉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侍御宴僚屬于番江樓以臥病不克與分韻得四字
- 春耕夏耨兩無及,眼乾淚竭空沾衣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喜晴即用前韻
- 何日五丁開故道,關河北望可沾襟。 -- 出自宋·曾黯·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無人煙云是四川赴汴都大
- 試問錦標剛一躍,陡成霖雨足沾濡。 -- 出自宋·趙必成·題陳生鯉魚圖
- 聞說當年送沈君,一城攀臥盡沾巾。 -- 出自宋·趙鼐·過大橋并出界偶成四絕寄邵陽父老
- 戍河老兵三太息,顧語行人淚沾臆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渡浮橋
- 縱酒極歡留十日,感慨傷懷涕沾臆。 -- 出自元·張昱·過歌風臺
- 愿為執鞭生不遂,臨風三酹重沾纓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過安慶追悼余文貞公
- 婦人由來不下堂,側身西望涕沾裳。 -- 出自元·陳秀民·送遠曲
- 帝子英靈空有人,千秋別淚自沾巾。 -- 出自明·陳邦瞻·七夕公宴詩 賦得博望槎
- 莫論歌難聽亦稀,坐中有客欲沾衣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曲中聽黃問琴歌分韻八首
- 紅蠟淚多時見跋,嬌鶯聲斷一沾衣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雨中過張魯生清夜聽曲
- 莫笑杞人憂國淚,時看云物一沾巾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冬至月下即事
- 一種白楊千萬葉,空令兒女淚沾巾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燕京絕句(八首)
- 況是經過王謝宅,不堪衰草更沾巾。 -- 出自明·費元祿·金陵詠懷古跡四首 新亭
- 漢業幾年專仗鉞,楚歌中夜竟沾衣。 -- 出自明·甘瑾·閑居感舊(二首)
- 此路同君兩度歸,歸時長是淚沾衣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淑人遷柩至祖送還書感(六首)
- 路轉河橋客欲辭,黯然東望一沾衣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淑人遷柩至祖送還書感(六首)
- 錦瑟夜調冰作柱,玉關曉度雪沾衣。 -- 出自明·顧文煜·白雁
- 東憶墓田千阜下,可堪回首一沾巾。 -- 出自明·管訥·清明感懷
- 弦滑酒香花正好,不辭零露夜沾衣。 -- 出自明·何良俊·乙卯八月余觴客青溪之上坐有李節鳴箏質山詠
- 荷葉高低籠水碧,葉下花紅露沾濕。 -- 出自明·胡儼·采蓮曲(三首)
- 何事當年撫樹人,今日還來淚沾臆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沖·楊柳詞
- 道上投珠多按劍,市中擊筑幾沾衣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金陵懷舊
- 強折垂楊送歸客,勞勞亭畔共沾巾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涍·金陵絕句
- 薄暮登城暑氣微,風含睥睨欲沾衣。 -- 出自明·黃克晦·西城晚眺
- 雨晴泥滑把姑手,一步一仆身沾泥。 -- 出自明·金華宋氏·題郵亭壁歌
- 故舊憑君休更說,老懷容易便沾襟。 -- 出自明·李禎·鄉人至夜話
- 雨外林鳩不住啼,落紅狼藉半沾泥。 -- 出自明·李禎·晚春郊外(二首)
- 老大偏多故里心,一逢佳節一沾襟。 -- 出自明·李禎·嵩縣遇端午
- 煉石銜沙昔日心,千年猶為一沾襟。 -- 出自明·梁有譽·厓門吊古三首
- 苦說傷春還餞春,夜深啼鳥對沾巾。 -- 出自明·廖孔說·酒家同彥先何事留春
- 回首風流陳跡冷,山陽鄰笛淚沾襟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過錢朝陽故居有感柬程伯羽汪宗彝
- 回首斷溝橫古道,不勝悲憤欲沾巾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上巳日與諸公游大同雷公山
- 歲抄孤裝出廣陵,醉來絲竹易沾膺。 -- 出自明·陸弼·送丁南羽還休陽
- 畫戟門開宿草新,一過此地一沾巾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過張侯舊宅
- 只為食魚常作客,偶因聞雁又沾裳。 -- 出自明·米云卿·冬夜懷歸
- 五年生死無消息,一聞烏啼淚沾臆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烏啼曲(并序)
- 塞北黃沙入馬蹄,玉關千里雪沾衣。 -- 出自明·沈天孫·明妃
- 暢飲莫辭同一醉,相思空遣淚沾衣。 -- 出自明·蘇平·秋夜與金璘秉貞同酌有懷沈愚
- 李侯李侯意轉急,聽我歌聲淚沾臆。 -- 出自明·孫一元·李郎中元任別湖上因贈醉歌
- 往事悠悠問無處,送君安得不沾裳。 -- 出自明·蓀谷·贈別韓景洪濩
- 總是身輕如燕子,落來羅襪不沾泥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燕姬墮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