沾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沾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四百年間反覆尋,漢家興替好沾襟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讀漢史
- 坐久好風休掩袂,夜來微雨已沾巾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緋桃
- 已分十旬無急詔,天涯相送只沾衣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送翁員外承贊
- 翻憶潘郎章奏內,愔愔日暮好沾巾。 -- 出自宋·劉洞·句
- 翻憶潘郎章奏內,陰陰日暮好沾巾。 -- 出自宋·劉洞·句
- 晝夢乍驚風動竹,夜吟時覺露沾莎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尉遲贊善病中見寄
- 晝夢乍驚同動竹,夜吟時覺露沾莎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尉遲贊善病中見寄
- 有路茫茫向誰問,感君空有淚沾襟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哭衛尚書
- 不及此時親執紼,石門遙想淚沾襟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哭李端
- 尋聞盜殺李上公,窮旅孤臣淚沾臆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七月聞河南平章兇問
- 旋言旋拭腮邊淚,我忽驚慚汗沾背。 -- 出自元·袁介·檢田吏(一作踏災行)
- 臨窗射日絕可憎,決眥淚霣長沾膺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拙軒
- 自笑區區成底事,天涯流落淚沾巾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元夕有感
- 五人兄弟四人在,每憶中郎淚沾臆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家兄孟修父輸賦南還
- 先把根塵都掃盡,從前熟處休沾惹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江紅 令門人和
- 獨有春風虞氏草,魂歸為汝一沾裾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徐州霸王廟
- 草草征夫往月歸,今來墓下一沾衣。 -- 出自清·范當世·大橋墓下
- 最是傷心三月暮,長途客淚共沾衣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楊花三首
- 聞道淮南新易將,江湖此日亦沾衣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登虎溪閣
- 千步長廊好騎馬,不愁春雨夜沾衣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即事(二首)
- 東望滄溟涕泗垂,閨中少婦亦沾衣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城西送鄧生
- 渺渺春江空落暉,旅人相顧欲沾衣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春思
- 渺渺春江空落暉,行人相顧欲沾衣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春思
- 魏將殞身曾此地,邊人話及尚沾纓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夜上石塘嶺關
- 抱書誰肯訪吾門,看君有是猶沾祿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贈高待聘
- 車中呼入使者笑,觀感人多涕沾衣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訟田行
- 數聲歌罷揚帆去,民吏相看有沾痕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送別李司直
- 道困秦儀猶掉舌,歧多楊阮始沾巾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令狐揆南游
- 蜀道如天夜雨淫,亂鈴聲里倍沾襟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讀長恨辭
- 野老止憑云送客,家人應笑雨沾衣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次韻奉酬
- 雪領飄蕭電日明,老于塵里詎沾塵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奉東溪劉居士
- 老淚數行傷別盡,自憐無可更沾巾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舟行扶病訪王文孺曜庵且蒙知賜佳章次韻為別
- 漂轉十方仍作客,沉吟懷古淚沾襟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登白帝城二首
- 桑麻萬里皆按堵,笙歌三紀無沾襟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鼓琴行送許深父同知被詔赴闕
- 試向南塘問漁牧,定於此老亦沾巾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悼蔣升仲承事
- 歸省松楸終有日,臨分老淚亦沾裳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送十八兄
- 富貴功名丈夫事,別離無用淚沾巾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臨安別余求之
- 七十衰翁入市歸,感今懷昔淚沾衣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甲午至節后同諸兄入市歸有感
- 天涯望斷人不歸,露寒猶想淚沾衣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石翁姥
- 最是芳時彈指盡,蝶蜂飛懶倍沾襟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己丑送春
- 聞道通明同換劫,綠章誰省淚沾襟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吳氏園海棠
- 欲向空山酬法乳,瓣香獨拜淚沾襟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屈原、杜甫,千古詩人之宗也,欲作淳風祠祀
- 馬力虺隤苦不禁,仆夫流汗亦沾襟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關山路三首
- 須臾香霧生紫煙,身入云霄露沾沃。 -- 出自·萬農·壬戍春將赴洪都登天池宿凌虛閣
- 屈指光陰今二紀,無情癡淚漫沾襟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漢陽感舊
- 君到石城霜漸冷,莫云聲斷欲沾衣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賦得白雁送人之金陵
- 枝上聲聲怨落暉,居人聞此也沾衣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聞子規
- 故國邊聲靜鼓鼙,依然宮闕淚沾衣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即事
- 舉頭試望長安日,遙想烏衣淚沾臆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懷浙中兄弟
- 清曉訪君呼不起,寢門一慟淚沾巾。 -- 出自宋·陳俊卿·哭林艾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