沾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沾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今夜秦城滿樓月,故人相見一沾衣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長安月夜與友人話故山
- 山石巉巉磴道微,拂松穿竹露沾衣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早晴至報恩山寺
- 須臾云陰又蒙沒,遣我涕淚流沾纓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久雨
- 龍已乘云弦已絕,披圖我亦涕沾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廷秀跋云琴圖記高士被遇阜陵再賦小詩
- 若使化為萍逐水,不如且作絮沾泥。 -- 出自宋·盧梅坡·柳絮
- 萬里鶯花不相見,登高一望淚沾巾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巴陵寄李二戶部、張十四禮部(時貶岳州司馬
- 縱使晴明無雨過,入云深處亦沾衣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入天竺山留客
- 此際豈知非薄命,此時唯有淚沾衣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圓圓曲
- 欲往從之梁父艱,側身東望涕沾翰。 -- 出自·張衡·四愁詩
- 欲往從之湘水深,側身南望涕沾襟。 -- 出自·張衡·四愁詩
- 欲往從之隴阪長,側身西望涕沾裳。 -- 出自·張衡·四愁詩
- 雛鳥啼花催釀酒,驚魚濺水誤沾衣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鹽官王長官新創瑞隱亭
- 避地淹留已自悲,況逢寒食欲沾衣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避地寒食
- 剡茗情來亦好斟,空門一別肯沾襟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許丞還洛陽
- 長恨往來經此地,每嗟興廢欲沾巾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經故洛城
- 稽嶺不歸空掛夢,吳宮相值欲沾巾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吳門再逢方干處士
- 步試金蓮波濺襪,歌翻玉樹涕沾衣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南朝
- 獨感戴侯恩未報,徘徊不覺涕沾袍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題張濬所居壁
- 金馬深嚴堪避世,滄浪清淺未沾纓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寄章徵君
- 九折坂長須叱馭,三聲猿苦莫沾衣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黃小著震知興元府南鄭縣
- 懷玉煙霞接武夷,我思祖德涕沾衣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表弟廷憑章得象知信州玉山縣
- 妙處不傳今已矣,遙瞻遺像淚沾巾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禮部尚書洪公挽歌詞
- 宅夾清漳親義重,佳城引脰涕沾巾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周元舉待制挽歌詞
- 往事惟馀故侯冢,白楊衰草露沾衣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題云臺寺
- 高下受官隨品從,九流藝術亦沾恩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忍埋玉骨崖山側,蓼莪劬勞淚沾臆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浮丘道人招魂歌
- 佇立傷心事,記宮檐點鬢,候館沾襟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憶舊游·念芳鈿委路
- 沛澤風雷時繞幾,談空衣裓不沾花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次韻奉答德常別駕初夏見懷一首
- 峴山山頭一片石,可應文墨解沾襟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承樞札致祭羊公太傅廟有作率舜章同賦
- 惟有行人行嘆息,說聞盤江淚沾臆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盤江行
- 自愧忘情非上知,臨歧唯有一沾衣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岊江蘭若送浦舍人歸晉陽分得衣字
- 輕薄衣裳宜換夾,軟紅泥土不沾靴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用前韻書事
- 沙步維舟催解纜,鄰村聞笛倍沾巾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過南溪懷劉參之承之兄弟
- 舊院風流數頓楊,梨園往事淚沾賞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秦淮雜詩
- 遠問只愁身便死,憐才幾見淚沾頤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答櫟下先生
- 九日陶家雖載酒,三年楚客已沾裳。 -- 出自唐·崔國輔·九月九日
- 南岸郡鐘涼度枕,西齋竹露冷沾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鄭谷郎中
- 莫道新亭人對泣,異鄉殊代也沾衣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過澠池書事
- 河畔時時聞木落,客中無不淚沾裳。 -- 出自唐·王泠然·汴堤柳(一本作題河邊枯柳)
- 只憶帝京不可到,秋琴一弄欲沾巾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晚登江樓有懷
- 若問行人與征戰,使君雙淚定沾衣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皇甫冉往安宜
- 楚塞馀春聽漸稀,斷猿今夕讓沾衣。 -- 出自唐·竇常·杏山館聽子規
- 好備一尊相就飲,醉來從遣露沾衣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菊
- 且擊壯懷期篆鼎,莫緣華發便沾衣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張寺丞見訝久不致書兼惠佳篇輒用奉答
- 初啟松阡青未合,嶺頭一望一沾襟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行旅
- 月桂峰前快雨飛,林間避雨亦沾衣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自天竺遇雨卻回靈隱
- 河朔飲杯空酩酊,臨淄汗雨自沾濡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苦熱
- 白發轉多羞插帽,黃花漫好擬沾巾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長安九日
- 一紙盟書換戰塵,萬方呼舞卻沾巾。 -- 出自宋·劉望之·讀和議成赦文作
- 豈直冬溫要彈壓,抑令宿麥蒙沾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喜雪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