沾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沾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北闕九重誰許屈,獨看湘水淚沾襟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侯中丞流康州
- 楚客豈勞傷此別,滄江欲暮自沾衣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皇甫曾赴上都
- 沅水悠悠湘水春,臨歧南望一沾巾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劉萱之道州謁崔大夫
- 孤城望處增斷腸,折劍看時可沾臆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疲兵篇
- 臨水自傷流落久,贈君空有淚沾衣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陸澧倉曹西上
- 風竹自吟遙入磬,雨花隨淚共沾巾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題靈祐和尚故居
- 歧路相逢無可贈,老年空有淚沾衣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青溪口送人歸岳州
- 何幸暮年方有后,舉家相對卻沾巾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戲題贈二小男
- 碧澗蒼松五粒稀,侵云采去露沾衣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紫閣東林居士叔緘賜松英丸,捧對忻喜,蓋非
- 罷琴惆悵月照席,人生有情淚沾臆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十三拍
- 身欲奮飛病在床,時獨看云淚沾臆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五拍
- 夜讀程嬰存趙事,一回惆悵一沾巾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無錫
- 夷門二月柳條色,流鶯數聲淚沾臆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楊山人歸嵩陽
- 惆悵舊游同草露,卻思恩顧一沾膺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過鐘陵
- 湘浦更聞猿夜嘯,斷腸無淚可沾巾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至潭州聞猿
- 嘆息光陰催白發,莫悲風月獨沾巾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建元寺
- 見說三聲巴峽深,此時行者盡沾襟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聞猿
- 禪室夜聞風過竹,奠筵朝啟露沾裳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宿定陵寺(寺在陵內)
- 艾封人子暗目睫,與王同床悔沾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答張沙河
- 天子愛才雖仄席,諸生多病又沾襟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進士臧濆下第后歸池州
- 回首佳期恨多少,夜闌霜露又沾衣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憶九華
- 寂寞誰應吊空館,異鄉時節獨沾襟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旅舍書懷寄所知二首
- 從此恩深轉難報,夕陽衰草淚沾巾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經張舍人舊居(一題作河中經故翰林張舍人所
- 投身固已陷泥滓,獨立未免遭沾濡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劉道原學士歸南康
- 青史世家它日事,新阡宿草倍沾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王仲儀尚書挽詞
- 海角天涯,寒食清明,淚點絮花沾袖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花心動·十里東風
- 白石岡頭聞杜宇,對他人墓亦沾巾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清明感傷
- 嬌小溫柔播六親,蘭姨瓊姊各沾巾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85
- 多愁萬是別離深,折條相贈各沾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柳枝詞十三首
- 聞道西州遺畫像,使我涕淚空沾衣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張兵部知遂州
- 螻蟻衰齡不足贖,淚如飛雪空沾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范景仁西圻野老詩
- 淚盡報恩惟一劍,要離冢上血沾衣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張伯升世兄入燕(伯升,予師前郡丞太倉起
- 閑伴爾曹雖適意,靜思吾道好沾襟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河內別村業閑題
- 寂寞階前見此君,繞欄吟罷卻沾巾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新栽竹
- 大抵行人難訴酒,就中辭客易沾衣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東陽贈別
- 明日五更孤店月,醉醒何處淚沾巾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東陽酒家贈別二絕句
- 好笑五陵年少客,壯心無事也沾纓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黃藤山下聞猿
- 多謝青云好知己,莫教歸去重沾巾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投寄舊知
- 一句秋鴻來入耳,兩行客淚下沾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招賢道士
- 南人唱歌過嶺去,北人相向淚沾襟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山鷓鴣(三首)
- 還君此畫長太息,獨立看天淚沾臆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為戴起之題猿鳥圖(牧谿書)
- 萬里征程愁入夢,天南分手淚沾衣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束裝歸省,道出泗土,會故友張君云雷亦歸
- 恩地未酬閑未得,一回醒話一沾巾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晚春寄同年張曙先輩
- 峽口花飛欲盡春,天涯去住淚沾巾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峽口送友人
- 巴東三峽巫峽長,猿鳴三聲淚沾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巴東三峽歌
- 巴東三峽猿鳴悲,猿鳴三聲淚沾衣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巴東三峽歌
- 欲撲翅輕縈不住,覺時疑有粉沾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書事和韓子華舍人
- 我本東西南北人,窮途不復淚沾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黃生
- 才比陶潛無用處,紗巾時任酒沾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秋夜對月
- 我媿無親尸厚祿,與君書命淚沾袍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淳于中舍懸車侍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