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河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新亭舉目愁山河,萬事何如一樽滿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趙尊道郎中出示唐畫四老飲圖滕賢良有詩亦使
- 青山隱隱帶灤河,金碧光中望□娑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漫興 其三
- 太行本無險(xiǎn),黃河諒非深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寓意十首次敬助韻 其十
- 風(fēng)雷不改舊山河,華屋年深蔓綠蘿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夜偶成 其一
- 秋茂喜禾壯,官河帶野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舟中雜紀(jì) 其六
- 安得壯士挽天河,一洗煩郁清九區(qū),坐令爾輩皆安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悲苦行
- 故人零落各山河,觸景其如感慨何? -- 出自元·王冕·有懷
- 尚余威武振山河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悼達(dá)兼善平章
- 樓臺(tái)矗矗帶山河,金玉重重是帝家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閑題
- 樂閑處士老西河,花竹亭臺(tái)野趣多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莫處士悼詩
- 凍雨成飛雪,長河走大陵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汶上 其二
- 青山隱隱帶灤河,金碧光中望馺娑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謾興(四首)
- 不論鹽鐵不籌河,獨(dú)倚東南涕淚多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雜詩
- 我有所思兮,在河之陽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廣四愁寄李譓
- 城闕煙中曉,關(guān)河雪後春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京居感興
- 驢仆劍裝輕,尋河早早行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汴岸曉行
- 泰山成砥礪,黃河為裳帶。 -- 出自魏晉·阮籍·詠懷
- 皇舉斯樂同山河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三朝雅樂歌 需雅 二
- 積雪正東流,度河盛前導(dǎo)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韓玉汝使歸
- 東方千騎擬三河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朝中措·東方千騎擬三河
- 華下支離已隔河,又來此地避干戈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淅上(一作江浙上,是今鄖陽府,地在秦楚之
- 曉棹旌旗迥,暮河鉦鼓喧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孫器之奉使淮浙至江為書見寄以詩謝之五首
- 邊草荒無路,星河秋夜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山塞
- 漢閣歸期闊,隋河去驛長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史館唐祠部江南西路轉(zhuǎn)運(yùn)使
- 郡國清名滿,關(guān)河古意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寄陜西提刑江學(xué)士
- 只雪明朝日,山河坐可分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雪霽登普賢閣
- 滄桑長共此山河,卻為中原涕淚多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書金史后
- 酒杯直欲卷銀河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·零落棲遲感興多
- 春信鶯花,秋期河漢,總是愁時(shí)節(jié)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幔卷?
- 公無渡河要渡河,公要渡河爭奈何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公無渡河·君不見猿啼蒼梧煙
- 玉京郁崔嵬,銀河汎渺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述古
- 或如春色媚山河,或似秋光爽巖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林入室歌
- 風(fēng)吹玉露洗銀河,爽氣平分桂影高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中秋月二首
- 美人隔千里,山河淼漫漫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
- 起行視青天,星河色凌亂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胡元望郊行詩韻
- 佇立忽懷人,江河渺難越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寓(六首)
- 美人隔千里,山河杳漫漫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碧云耿耿,見銀河低瀉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乞巧同蘧庵先生賦
- 暮云四卷,淡星河、天影茫茫垂碧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念奴嬌·暮云四卷
- 花柳含丹日,山河入綺筵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麟趾殿侍宴應(yīng)制
- 陸海披珍藏,天河直斗城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樂游園宴
- 歲月移今古,山河更盛衰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洛川懷古
- 城闕周京轉(zhuǎn),關(guān)河陜服連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?xùn)|
- 秋日黯將暮,黃河如欲清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李兵曹赴河中
- 輦轂混戎夷,山河空表里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廣德初鑾駕出關(guān)后登高愁望二首
- 駐馬戀攜手,隔河聞哭聲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時(shí)暹避難適荊南
- 片月臨階早,晴河度雁高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秋夜寄袁中丞、王員外
- 略地關(guān)山冷,防河雨雪稠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彭將軍云中覲兄
- 織女初秋渡鵲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織女初秋渡鵲河
- 向人間三度見河清,蟠桃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一片閑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