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6個字的詩句
河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微月就沒銀河爛,城烏啞啞夜將半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起夜來
- 玄冰結太陰,河海溢銀汞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夏中病瘧戲作呈石末公
- 良夜悠悠,星河滿天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寒夜謠(二首)
- 六合無氛,銀河欲冰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春夜(一首)
- 下輦登高望河洛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龍門應制
- 先王定鼎山河固,寶命乘周萬物新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龍門應制
- 商於留異績,河洛賀新遷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杜尹赴東都
- 風度簫聲遠,河低婺彩沈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贈梁國惠康公主挽歌詞二首
- 杉梧韻幽籟,河漢明秋天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樓感懷
- 鵲橋臨片月,河鼓掩輕云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七夕見與諸孫題乞巧文
- 三十六梯入河漢,樵人往往見蛾眉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賦得明星玉女壇,送廉察尉華陰
- 野路歸驂轉,河洲宿鳥驚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送友人之新豐
- 緘書遠寄交河曲,須及明年春草綠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搗衣篇
- 梓澤春草菲,河陽亂華飛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洛川懷古
- 天回兔欲落,河曠鵲停飛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奉和七夕侍宴兩儀殿應制
- 月深宮樹轉,河近禁樓冰。 -- 出自唐·王灣·秋夜寓直即事懷贈蕭令公裴侍郎兼通簡南省諸
- 山通玉苑迥,河抱紫關明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奉和圣制登朝元閣
- 飛花落絮滿河橋,千里傷心送客遙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孫十尉溫縣
- 月臨朱戟靜,河近畫樓明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奉和宣城張太守南亭秋夕懷友
- 地勢遙尊岳,河流側讓關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橫吹曲辭·入關
- 地盤山入海,河繞國連天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登廣武原
- 鄴中城下漳河水,日夜東流莫記春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鄴中懷古
- 崧岳生申甫,河洛出圖書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關中有蕭相
- 銀漏穿花,星河淺、窗朧曙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銀漏穿花
- 二祖披氈,甘河引度,傳受重陽七朵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自古神仙
- 支派棒村落,河渠貫城市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它山堰
- 山列千重靜,河流一帶明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日暮山河清
- 東回地軸山河固,西擁天關宮闕尊。 -- 出自明·戚繼光·三屯新城工成志喜
- 汴之水,分于河,黃流濁濁激春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
- 露氣林間落,河聲地底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錢推官
- 雨霽晚虹收,河堤凈如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汴河雨後呈同行馬秘書
- 海月開金監,河冰臥玉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十三日雪後晚過天漢橋堤上行
- 水鳥傍人煙,河流隔桑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新霽登周王城
- 風化本從召,河山來自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待制知陜府
- 山色臨關險,河聲出地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祖擇之赴陜府
- 原上一雙兔,河中兩尾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陽武王安之寄兔魚
- 分明八鬼拔河戲,中建二旗觀卻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江鄰幾學士畫鬼拔河篇
- 食魚何必食河魴,自有詩人比興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楊秘校得糟粕
- 汴河西引黃河枝,黃流未凍鯉魚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設膾示坐客
- 忽聞胡騎渡河水,月魄夜脅陰貂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雜擬
- 振衣向河朔,河朔人偉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郭之美忽過云往河北謁歐陽永叔沈子山
- 飄飄又去黃河北,更負中條幾首詩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潘處士
- 山雪晴猶在,河澌暖漸浮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閣門秦舍人
- 山背錦屏開,河臨永濟回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過永濟橋二首
- 憑同始見山河壯,入夏方知日月長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有唐吟
- 晚步洛河灘,河灘石萬般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晚步洛河灘
- 連昌宮廢昌河在,事去時移語浪傳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十五日別福昌因有所感。
- 張星舊在天河上。 -- 出自南北·徐陵·雜曲
- 非是神女期河漢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雜曲
- 定言神女隔河來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新入姬人應令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