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6個字的詩句
河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夜闌約立銀河表,閶闔天門次第開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送項倅
- 秋風夜入關河迥,破賊紅旗{左矢右先}曉空。 -- 出自宋·朱浚·都城初秋和趙京府
- 山歌已接長河堰,到得臨平月又明。 -- 出自宋·朱南杰·出嘉興
- 一落淤泥底,河水不可洗。 -- 出自宋·朱巖伯·皎皎吟
- 風雨青城暮,河山紫塞愁。 -- 出自元·迺賢·南城詠古
- 起看歸路銀河近,愿借張騫八月槎。 -- 出自元·迺賢·秋夜有懷明州張子淵
- 乘輿清暑灤河宮,宰臣奏進閶闔里。 -- 出自元·周伯琦·天馬行應制作
- 我欲訴帝敕河伯,使復故道安天常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孟冬觀淮水
- 明月在庭戶,河漢上橫從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秋懷(六首)
- 張騫慣識天河路,俯仰乾坤一慨然。 -- 出自元·張昱·得編修朱桓海道之音
- 六軍遙駐墨河濆,故國丘墟詎忍聞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自詠十律
- 誰知百戰平河北,汗血功歸獅子花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題唐申王三駿圖
- 明發星查上河漢,定傳詩話到蓬瀛。 -- 出自元·李孝光·八月十六日送張仲舉至秦郵驛,是夕邵文卿置
- 等閑一曲黃河水,誰信強于十萬兵。 -- 出自明·蔡可賢·平寧夏二首
- 風壤連齊魯,河流匯衛漳。 -- 出自明·蔡文范·自瀛德趨東昌道中雜言八首
- 朱樓未滅明河影,碧城已動晨曦光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北門曉行
- 此時漢使向河源,此夕乘槎犯斗垣。 -- 出自明·陳邦瞻·七夕公宴詩 賦得博望槎
- 天連海上明河沒,霜白城頭片月寒。 -- 出自明·陳鶴·宿莫水部官署答蔣南泠張甌江見過
- 倚闌脈脈望河漢,鸚鵡籠中巧相喚。 -- 出自明·陳價夫·鏡聽詞
- 山是鈞州起,河從鄭邑來。 -- 出自明·程本立·許州東屯雜詩
- 何緣忽致監河粟,莫是枯鱗尚有求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友人餉粟書感
- 太行春色黃河外,猶自嚴寒滿敝裘。 -- 出自明·程可中·介休道中
- 地高天一握,河雜水長流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上都(三首)
- 地勢斜臨北,河流穩向東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開平書事(六首)
- 尊酒不為別,河梁空復情。 -- 出自明·多炡·春日懷張羽王
- 月明秋淡曙河微,脈脈新愁理舊機。 -- 出自明·馮琦·七夕四首
- 九月朔方城,河流已沍凝。 -- 出自明·甘瑾·題高伯昌遠游卷
- 旌旗半掩天河落,閶闔平分曙色來。 -- 出自明·高棅·擬奉和早朝大明宮之作
- 野甸荒殘燒,河堤積凍痕。 -- 出自明·葛一龍·送衲公之彭門兼寄實甫
- 魚龍路怯黃河險,鴻雁聲愁碧海分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寄許州七弟瑮
- 來時不愁沙河漲,歸路曾踏章村冰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歸途再次韻
- 笛聲吹落黃河月,淮北淮南總斷腸。 -- 出自明·顧聞·南歸道中二首
- 相攜送至古河邊,回身號哭向青天。 -- 出自明·歸有光·鄆州行寄友人
- 客路燕山曉,河橋御水濱。 -- 出自明·郭第·立秋日憶陳從訓將至燕都
- 北斗漸落明河微,城頭烏啼天欲曙。 -- 出自明·郭奎·夜坐吟
- 天高閶闔銀河白,露滴梧桐金井寒。 -- 出自明·郭奎·早秋旅夕
- 馬蹄帶得淮河冰,灑向江南作晴雪。 -- 出自明·郭真順·俞將軍引
- 千官盡走東河下,庶政全歸左順門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玄明宮行
- 良人幾戍交河北,妾夢空驚海上槎。 -- 出自明·韓上桂·秋江月
- 昆侖西去黃河遠,函谷東來紫氣高。 -- 出自明·胡奎·送徐千戶之甘州
- 莫教吹落長河去,化作浮萍無定蹤。 -- 出自明·胡儼·楊柳枝詞(四首)
- 上之回,自汾河。 -- 出自明·胡纘宗·上之回
- 故人消息阻河關,萬里題緘淚欲潸。 -- 出自明·華察·答同年李仁甫寄點蒼山石
- 云以朝歌白,河因夜渡清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承天候駕四首
- 兩廡夾帝青,河光冷相送。 -- 出自明·黃輝·自軍莊尋滴水巖下作
- 云盤小馬入,河折大龍回。 -- 出自明·黃輝·滴水巖二首
- 山陰殘雨度,河廣斷云開。 -- 出自明·黃玄·丹陽道中
- 巍巍功可成,河水渾復清。 -- 出自明·黃哲·河渾渾(并序)
- 日斜堪望交河戍,風急如聞瀚海潮。 -- 出自明·黃佐·暮春朝陵西游次張石川韻四首
- 豈必降王盡河隴,要使悍卒知朝廷。 -- 出自明·江以達·奉贈大中丞應臺傅公巡撫陜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