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河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星辰秋后爛,河漢夜深流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十六夜月蝕既
- 身如回雁來河朔,心似浮云在帝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漳川即事寄韓丕拾遺
- 何時(shí)一統(tǒng)山河了,只向春田帶雨耕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民夫
- 賴得同僚借河潤,坐令尸祿荷龍光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冬夕會(huì)諸同僚與稅舍弟郡齋飲話通判歐郎中以
- 墻仞高藏節(jié),河津暗長芽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棁弟矮松寺留題
- 大形南址直河津,君有茅廬泲水濱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寄題傅欽之學(xué)士濟(jì)源草堂
- 沙漲舟猶膠,河流軌不濡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簽判梁寺丞阻水見寄
- 湖嶠新營第,河濱促放船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楊立之見別
- 萬家燈火沙河里,月色相和廓暝陰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兗弟與梁況之學(xué)士同作四絕句·右二首并和
- 關(guān)中古有拔河戲,傳聞始盛隋唐世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諸君觀畫鬼拔河
- 省闈不比山河遠(yuǎn),休擬靈均詠若人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北軒薜荔
- 乃公振旅來,河湟新奏捷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送王機(jī)宜歸襄陽侍下一首
- 圭形直指明河落,桂影遙分漲海濤。 -- 出自宋·孫何·詩三首
- 飛檐高瀉銀河水,隔岸遙傳寶鐸聲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鳳·西塔
- 朝廷重日月,河雒痛丘墟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陪戎州范守閻倅飲涪翁紀(jì)事
- 風(fēng)霜催短日,河漢獨(dú)晨星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挽曾原伯大卿
- 林廬相遠(yuǎn)近,河漢正縱橫,思眇關(guān)山迥,心依斗極明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早行
- 西風(fēng)又涸灤河水,故老寥寥知者幾。 -- 出自明·唐肅·題張孟兼所注謝翱西臺(tái)慟哭記后
- 地稈山故崇,河黃濟(jì)故清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奉和族祖紫嚴(yán)翁謾興十首
- 輜軿沓颯倡河鼓,雖異臨邛亦疵瘢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七夕讀牛女事
- 精微元不在河汾,原道詞雄亦淺聞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送晦翁十首
- 已將身世等河沙,又泛春江看浪花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長風(fēng)沙交宋丈韻一首
- 乾坤新潤澤,河洛久風(fēng)埃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寄聰自聞
- 耐官丞相山河業(yè),靖國簾帷社稷勛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挽回倅
- 黃翁壚下山河遠(yuǎn),酒母車來驛傳香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陳長卿凌季文自弋陽寄酒麹以詩謝之
- 云槎端向銀河上,仙桂真從璧月生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涇·為樂提刑壽二首
- 善源深復(fù)深,河流出崑崙。 -- 出自宋·吳浩·璜源宗人玨壽慶樓
- 龍?bào)垂蕠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河壯,鳳去荒臺(tái)草木深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登長干寺塔
- 旦暮風(fēng)塵起河朔,未容埋沒委山丘。 -- 出自宋·吳英父·思劉改之
- 槎枯許到銀河畔,葭老容依玉樹邊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(yuǎn)·詩謁按察疏齋賜賤號(hào)二大字賦詩以謝
- 長空月浸星河影,鸚鵡驚寒頻喚人。 -- 出自宋·楊皇后·宮詞
- 御風(fēng)兩渡浙河去,又尋歸路從桃蹊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內(nèi)丹歌
- 鳳鳴朝陽,決河崑崙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代馮似宗壽樓文昌
- 渡橋已看銀河凍,上馬爭如玉鳳飛。 -- 出自宋·楊適·雪
- 直疑天上銀河水,倒瀉千巖萬壑間。 -- 出自宋·楊偰·題天臺(tái)福圣觀瀑布
- 峽影青相照,河流石自圍。 -- 出自宋·楊璇·詠西山廣福院二首
- 天高不可問,河漢空西流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七月七日
- 才多已覺懸河似,詩妙無勞入海求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馬叔度再用前韻見寄
- 峽水冬無險(xiǎn),河圖晚有光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朱師古少卿歸蜀
- 勞農(nóng)因得步河橋,仰視前賢隔九霄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毛中書勸宵韻三首
- 路轉(zhuǎn)雙溪曲,河灣一逕通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月河
- 此心不改澄河見,往事休論過鳥然。 -- 出自宋·曾季貍·疏山
- 玉池生液銀河潤。 -- 出自宋·曾三聘·玉梁觀
- 星辰斂芒角,河漢收波瀾。 -- 出自宋·詹慥·月夜
- 山根宛轉(zhuǎn)抱河曲,河流倒影浸碧巔。 -- 出自宋·張道宗·玉華山
- 漲瀧往日驚河伯,砥柱千年要石兄。 -- 出自宋·張方·資水橋
- 須臾星斗稀,河漢亦橫斜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辛未閏四月即事
- 邑于趙城,大河之東。 -- 出自宋·趙由濟(jì)·譜樂歌
- 從今凈洗天河甲,有詔催歸兩重臣。 -- 出自宋·鄭霖·安撫陳侍郎宴曾提刑樂語
- 南來本恃清河粟,不意偏師夜絕綱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破虜凱歌二十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