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6個字的詩句
河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孤軍匹馬跨河北,手扶紅日照萬方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李白觀瀑圖
- 花迎書院發(fā),河繞石梁回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沔陽秩滿北上漢水舟中感舊書懷卻寄污郡諸寮
- 金絲島露紫河車,青霓跨嶺鐵橋斜。 -- 出自宋·曹仙家·贈鄒葆光道士
- 一朝忽棄洪河南,來歸輿圖丞相府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得東南書報亂后東都故居猶存而州北松槚亦無
- 青牛紫氣關河咫,大鵬風斯九萬里,回首蓬萊淺清水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御風行送武夷道人謝疊山
- 經(jīng)行禾黍關河遠,指點蓬萊日月長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中齋生朝
- 當年好禮一河間,今日躬行倍譽難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送趙司直赴常德粹
- 矯制發(fā)倉廩,河內(nèi)被恩霈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讀史偶題
- 一千水,歸黃河,世無客星泛靈槎。 -- 出自宋·陳容·為人賦橫舟二首
- 虞氏三年考,河南第一州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送太守李公
- 擬將胸次滌河漢,不管衣巾濕風露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夏夜露坐偶書且勉同學子
- 高風不捲銀河浪,仿佛康王谷里簾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琉璃灘
- 看來不是天河水,盡是兜羅片片綿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垂云澗
- 漏天瀉下銀河水,來作僧窗夜雨聲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懸水
- 秦關百二山河固,陜服城闉控此中。 -- 出自宋·陳堯叟·披云亭
- 遼幣猶增遣,河流未肯旋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上丞相壽
- 何如一挽天河洗,卻為君刊萬古碑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祈雨二古跡
- 清香九曲銀河通,真人綠發(fā)披春風。 -- 出自宋·鄧牧·漢陽郎官湖
- 井甕走墟落,河車喧旦暮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鄉(xiāng)人禱雨有應時寓烏石
- 朅來以溪上,河魚僅青鯉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張上舍送望水偶成小詩
- 巷陌收燥坌,河渠漲濁流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仲夏朔汰卒群哄驚擾居民內(nèi)外凜凜撫而賁之而
- 風行于上渺河漢,諸子淺陋其蹄涔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壽黃侍郎
- 逾月黃梅雨,河流屢溢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始晴至城東別墅二首
- 稍知海若吞河泊,敢眩蹄涔一勺渾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康慶之題予桐江詩卷
- 夾山一以滅,河朔無鎖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北珠怨
- 渡過淮水即河水,路背南風多北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天臺楊仲儒秀才如此
- 半河樓景半河天,未有行人趁早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清湖春早二首
- 扁舟相送浙河濱,又向苕溪住幾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喜馮伯田至
- 大河破洩,在河之滸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定州閱古堂
- 登臨眺望關河遠,惹起鄉(xiāng)思戀國愁。 -- 出自宋·富言·游靈巖
- 油囊為取天河水,更折蟠桃海上來。 -- 出自宋·葛閎·迎神
- 天低月初掛,河澹星欲垂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入竹西道院
- 客來多說新河過,古柳陰中聞讀書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題越人賀韓司戶令子得舉詩卷
- 郡程又塵土,河洛空奫漣。 -- 出自宋·葛寅炎·題三易備遺
- 上郡連烽火,河陽更羽書。 -- 出自宋·郭崇仁·聞高陽路警報
- 地連檇李山河壯,江繞吳淞日夜鳴。 -- 出自宋·郭巖·顧況讀書堆
- 秋水因君話河伯,接籬持酒對山公。 -- 出自宋·何頡之·句
- 渴吻一飲,黃河塵生。 -- 出自宋·何麟瑞·后天馬歌
- 曾為伏羲出河負八卦,曾隨穆王遠與西母會。 -- 出自宋·何麟瑞·后天馬歌
- 江漢荊襄望,河渭關洛固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水心亭
- 不知世上山河大,張日徘徊百水間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蠶食
- 靈源一派似河傾,隱映長天萬古情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和韓叔夏碧泉
- 靈源自與天河接,誰信江淮是末流。 -- 出自宋·黃誥·三峽橋
- 乘流從此去,河漢失清都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初來東里
- 憶昔識子初,河流出昆侖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送王敦素
- 欲煩盡挽天河水,一洗當年海上盟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和友人書懷
- 墳墓五千里,河洛兵未息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哭駕部舅
- 夜瞻北斗星河近,晴倚冬梅嶺樹長。 -- 出自宋·李德真·客崇安寄蕭小山
- 征人白骨浸河水,水聲鳴咽傷人耳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兵餽行
- 韓人畏蛇渡河走,殺氣吹斷邯山斜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過高平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