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6個字的詩句
河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邊聲四合殷河流,雨雪飛來遍隴頭。 -- 出自唐·翁綬·橫吹曲辭·雨雪曲
- 扣冰晨飲黃河源,拂雪夜食天山草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羸駿篇
- 更深移月鏡,河淺度云輧。 -- 出自唐·劉憲·奉和七夕宴兩儀殿應(yīng)制
- 煙霞肘后發(fā),河塞掌中來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奉和登驪山高頂寓目應(yīng)制
- 河水日東往,河源乃西極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擬古
- 山光臨舜廟,河氣隔王畿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送胡澳下第歸蒲津
- 不憂云路填河遠(yuǎn),為對天顏送喜忙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鄜州進(jìn)白野鵲
- 琴劍事行裝,河關(guān)出北方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送馮溫往河外
- 舊居近東南,河水新為梁。 -- 出自唐·孟云卿·傷情
- 零落葉已寒,河流清且急。 -- 出自唐·袁朗·相和歌辭·飲馬長城窟行
- 君不見官渡河兩岸,三月楊柳枝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官渡柳歌送李員外承恩往揚州覲省
- 途殊跡方間,河廣流且駛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酬梁二十宋中所贈兼留別梁少府
- 一心忠赤山河見,百戰(zhàn)功名日月知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敷水有丐者云是馬侍中諸孫,憫而有贈
- 首陽山枕黃河水,上有兩人曾餓死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首陽山
- 昔年離別浙河東,多難相逢舊楚宮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送知古上人
- 回看帶礪山河者,濟(jì)得危時沒舊勛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閑書
- 一雙淚滴黃河水,應(yīng)得東流入漢家。 -- 出自唐·王偃·明君詞
- 今夜可憐春,河橋多麗人。 -- 出自唐·陳嘉言·上元夜效小庾體
- 巖前窺石鏡,河畔踏芳茵。 -- 出自唐·崔日知·奉酬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,忽懷驪山別山,因
- 海卿逾往雅,河尹冠前張。 -- 出自唐·崔泰之·同光祿弟冬日述懷
- 銜歡不覺銀河曙,盡醉那知玉漏稀。 -- 出自唐·岑羲·夜宴安樂公主新宅
- 山月寒彌凈,河風(fēng)曉更凄。 -- 出自唐·李行言·秋晚度廢關(guān)
- 虎貔紛儗儗,河洛振熊熊。 -- 出自唐·王光庭·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
- 流從鞏北分河口,直到淮南種官柳。 -- 出自唐·王泠然·汴堤柳(一本作題河邊枯柳)
- 關(guān)連四塞起,河帶八川流。 -- 出自唐·范朝·題石甕寺
- 當(dāng)其側(cè)陋時,河水清且潾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過河濱,和文學(xué)張志尹
- 流年不駐漳河水,明月俄終鄴國宴。 -- 出自唐·張鼎·鄴城引
- 月從山上落,河入斗間橫。 -- 出自唐·郭良·早行
- 隴上應(yīng)回首,河源復(fù)載馳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送湯中丞和蕃
- 風(fēng)傳刻漏星河曙,月上梧桐雨露清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奉寄中書王舍人
- 搖落空林夜,河陽興已生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酬鄭侍御秋夜見寄
- 岳臨秦路險,河繞漢垣長。 -- 出自唐·韋濟(jì)·奉和圣制次瓊岳應(yīng)制
- 關(guān)樓前望遠(yuǎn),河邑下觀平。 -- 出自唐·苗晉卿·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
- 古都遺廟出河濆,萬代千秋仰圣君。 -- 出自唐·張濯·題舜廟
- 音書不可論,河塞雪紛紛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送余贊善使還赴薛尚書幕
- 會須共作游河侶,五老星飛事更新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次韻和君貺會趙叔平少師
- 二京相望阻河廣,三徑不克陪游嬉。 -- 出自宋·王拱辰·耆英會詩
- 留都丞相統(tǒng)河北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代人上明龍圖
- 誰人鑿出渾河水,污卻長波萬丈清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淮上
- 此中自與銀河接,不必仙槎八月濤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題垂虹橋寄同年叔楙秘校
- 地入?yún)⑵旖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河連積石高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盛寺丞
- 歲赤膏腴地,河膠金谷船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上運使工部
- 扁舟急解隨河纜,猶恐京埃污葛巾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朱郎中得謝歸淮南二首
- 林禿霜摧葉,河膠凍裂沙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元恕苦寒之什
- 山勢隨淮斷,河流帶地渾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初入汴
- 沙鳥晴相喚,河云晚更閑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御河舟中
- 茲游君獨勝,河朔浪飛觴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和純甫獨往至德上方避暑
- 禹開砥柱放河奔,濁浪軒軒日月昏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砥柱四首
- 起看絳闕銀河曉,山立千官拱未央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子瞻禁林鎖院詔賜燭酒
- 功名不與山河誓,義烈終同日月輝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寄題紀(jì)信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