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5個字的詩句
河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飛虹眺卷河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白云詩
- 高門臨長河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堂上歌行
- 嘆息望天河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學陶彭澤體詩
- 昨夜護龍河上看,一天明月四檐霜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其一
- 田疇圻裂河海涸,萬物如在紅爐中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喜雨歌為宋太守賦
- 壽張新得河東記,中陶乃是安陽裔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廬陵
- 從今兩戒河山外,各逮而孫盟不寒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30
- 烏鵲橋邊河絡角,鴛鴦樓外月西南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減字浣溪沙/浣溪沙
- 待月度、銀河半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辟寒金/迎春樂
- 天幕鮮明河影淡,行云流月兩徐徐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秋風登城樓
- 終期一過河陽縣,相對春風話舊游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彭城周主簿建中移黃縣令
- 白云聯度河漢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秋風嘆/燕瑤池
- 徐國壯山河,黃樓入望多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寇元弼王文舉
- 未似青青河畔草,客亭長短送離人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答謝尉得替
- 束馬渡交河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從軍行
- 夕濟汾陰河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昭君辭
- 鳳蓋卷洪河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從齊武帝瑯琊城講武應詔詩
- 登巖背山河,立石秋風里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云封庵
- 青衫客散河橋柳,暮雨春歸寒食天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費師之寄兆卿
- 孟冬猶星河,淡月沾人裾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宿浴日亭因出小浪望海
- 正云淡、銀河露零仙掌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瑞鶴仙·四山秋氣爽
- 覺全晉山河,風聲習氣,未減風流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木蘭花慢·對西山搖落
- 旌節去關河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隋王鼓吹曲 出藩曲
- 派別朝洪河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和王長史臥病詩
- 回首隔天河,恨唱蓮塘歌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雜體聯錦
- 恨咫尺繩河隔三橋,全不管黃姑,夜深來又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洞仙歌·佳期四五
- 青帝御山河,東風管紅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筆百韻
- 八百不陵河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曲 宮調曲 一
- 長林直枕河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詠畫屏風詩 十五
- 乘冰始渡河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擬詠懷詩 八
- 俱誓裂山河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曲 商調曲 三
- 積石遂開河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曲 變宮調 一
- 今夜在交河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夜聽搗衣詩
- 還應聽渡河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閨怨詩
- 樓船欲渡河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將命使北始渡瓜步江詩
- 城影入黃河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擬詠懷詩 二六
- 秋分俱渡河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和侃法師三絕詩 二
- 列星滿天河漢橫,繁思攢心劇五兵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短歌行
- 叱咤倒江河,蹴蹋摧山岡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放歌行
- 霸氣浩江河,王風散荊棘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登臥龍山寫懷二十八韻
- 逾淮入大河,凄涼更難視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北上感懷
- 輝輝稍辨河漢沬,耿耿漸明荒冢漆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蝕詩
- 陽侯喘汗河伯暍,少昊上訴愁天公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為詹同文題浙江月夜觀潮圖
- 群峰峻極河漢上,一峰獨立芙蓉陂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潛溪圖歌為宋景濂賦
- 哇步隔關河,四望空慨嘆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懷(五首)
- 忽聽一聲河滿子,也非關類濕青衫透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贈蘇崑生(蘇,固始人,南曲為當今第一。曾
- 水榭枕官河,朱欄倚粉娥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春暮半塘小泊
- 曷不向,青河戰;曷不向,青樓宴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悵悵詞
- 高嶺逼星河,乘輿此日過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夏日仙萼亭應制
- 天如洗,星河盡掩,全勝異時看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滿庭芳·一到江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