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4個字的詩句
河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斜牖銀河轉,空庭白露團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效庾信作
- 登高望河水,河水何彌彌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留別邊子
- 孤楊生河干,裊裊何差差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留別邊子
- 路繞曲河十八度,人棲踠石兩三家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石塘道中
- 跋涉山河知不易,愿孤魂繚護車前后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·金縷曲·別后平安否
- 有限山河供墮甑,無多涕淚泣亡羊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·豁盦出示易水送別圖中有予舊日題字并有榆生
- 灰撒江河里,碑樹人心中。 -- 出自當代·現代無名·天安門詩抄
- 灰撒江河濤澎湃,骨落青山峰崔巍。 -- 出自當代·現代無名·滿江紅 天安門詩抄
- 冰道銀河似耶非? -- 出自·聶紺弩·冰道
- 整日黃河身上瀉,有時蘆管口中吹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割草贈莫言
- 應渡黃河夕,波濤驚夢思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送人北游
- 馬渡冰河闊,雕盤噴日高。 -- 出自宋·釋惠崇·句
- 豈倦關河遠,寧辯雨雪深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擬洛下分題
- 跡寄浙河旁,家延南海邊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哭葉授
- 極目關河高倚漢,順風鵰鶚遠凌秋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句
- 云起汾河詠,旌搖楚國心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清風十韻
- 關外山河闊,城邊卉木腓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河陽秋思六首
- 隱軫分河壤,崢嶸念歲華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孟津歲晚十首
- 曠蕩三河闊,東西二室連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郡樓望嵩少作
- 三疊黃河上,千花白髮邊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代書寄奉寧樞密直諫議學士
- 千夫拔河索,三令奪標船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庚午春觀新進士錫宴瓊林苑因書所見
- 一曲黃河連野濁,半規殘日背人紅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晚坐觀風亭三首
- 霧野關河非意失,曉樓風雨不時寒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陰晦殘春可惜二首
- 十二山河壯東夏,黃扉當日建行臺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次韻奉和到塞下有懷青社之作
- 但覺星河近,偶同江海閑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同李秘校譚員外宿月華上方
- 一歲破河東,劉崇喪精魄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感事
- 生長在河朔,耳目熟金革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感事
- 落日渡河水,食指相悟覺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食鱠
- 自此雨河間,寂寂無戎備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兵器
- 路下洋河水石閑,三分才過二分山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又那霸泉
- 夜醉色河酒滿船,曉餐湓浦浪掀天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淳熙乙未登科是夏再中教官得綠紹興府教授秋
- 大地山河歸影里,白銀宮闕上天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內子生日
- 獨立跨河橋上望,共誰同說馬公堤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雪后出西偏門迓鄭安撫
- 行到巴河打叉處,居人猶識舊將軍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巴河
- 袞袞懸河煩卒吐,疏疏冷銼賴于湘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又次韻鄧漢卿秀才送行
- 都門兩河路,誰送李膺歸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徐師川典祀廬山延真觀用送駒父韻餞別四首
- 昔日禪河早預流,老尋支許剡中游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早秋寄昔慧老且吊慈受老師之亡
- 人言航河只一葦,咫尺猶須論萬里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乘舟阻風
- 邊騎暗河洛,應無閉戶袁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和周守登樓對雪
- 憶昔游河梁,對床三夜語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致宏如秦州仆餞之余口復到
- 懷人感河山,撫節驚寒暑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致宏如秦州仆餞之余口復到
- 漸覺山河異,憑高更少留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往年沿檄金州謁女媧神祠是時猶未亂也紹興壬
- 萬里關河瞻北極,兩行旌旆過南雄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度大庾嶺
- 千里關河旗帶月,一天星斗劍橫秋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赴京
- 休說關河無限恨,腹非空怒道旁蛙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用前韻招蕃叟弟
- 聞之浙河東,見之湘水南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王南強赴紹興簽幕四首
- 前瞻及河隴,內顧連江沱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丘宗卿帥蜀
- 生平慕河汾,未許王魏俱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讀范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
- 初失清河日,駸駸遂逼人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即事
- 書貸監河粟,箱存季子裘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即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