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4個字的詩句
河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惆悵沙河十里春,一番花老一番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贈
- 沖風振河海,不能號無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定惠颙師為余竹下開嘯軒
- 帝遣銀河一派垂,古來惟有謫仙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世傳徐凝瀑布詩云一條界破青山色至為塵陋又
- 高論傾河漢,清詩鳴珮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二鮮于君以詩文見寄作詩為謝
- 得官本河朔,瓜期未易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山呈通判承議寫寄參寥師?此詩為釋道潛作
- 云屯九河,雪立三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停云四首
- 沖風振河朔,飛霧失太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仲適坐上送王敏仲北使
- 憺將山河與日月長在,若有人兮,夢中仇池我歸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山坡陀行
- 乃作《河復》詩,歌之道路,以致民愿而迎神休,蓋守土者之志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河復(并敘)
- 白啖本河朔,紅消真劍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
- 景員維河,殷受命咸宜,百祿是何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玄鳥
- 秋風度河上,大野入蒼穹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五律·喜聞捷報
- 無勞問河北,諸將覺榮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復愁十二首
- 滿空星河光破碎,四座賓客色不動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,宴姚通泉,晚攜酒
- 牽牛出河西,織女處其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牽牛織女
- 談笑無河北,心肝奉至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
- 至今大河北,化作虎與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夏日嘆
- 聞道洪河坼,遙連滄海高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臨邑舍弟書至,苦雨黃河泛溢堤防之患簿....
- 但恐天河落,寧辭酒盞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酬孟云卿
- 際會清河公,間道傳玉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贈司空王公思禮
- 有客傳河尹,逢人問孔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寄河南韋尹丈人
- 沙汰江河濁,調和鼎鼐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上韋左相二十韻
- 驚風翻河漢,梁棟已出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寫懷二首
- 擁兵鎮河汴,千里初妥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故司徒李公光弼
- 江中淘河嚇飛燕,銜泥卻落羞華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赤霄行
- 飛傳自河隴,逢人問公卿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
- 漢使黃河遠,涼州白麥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蔡希曾都尉還隴右,因寄高三十五書記
- 明便關河杳杳,去應日月悠悠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雨中花慢·馬上三年
- 信誓山河固,恩寵雨露低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御書閣額
- 萬卷懸河口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一枝花/促拍滿路花
- 於是焉河伯欣然喜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哨遍 秋水觀
- 一簞投河飲,赴死心如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效陶潛體詩十六首
- 西自黃河東至淮,綠陰一千三百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隋堤柳
- 初疑上河漢,中若尋瀛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泛湓水
- 始自兩河及三輔,薦食如蠶飛似雨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捕蝗-刺長吏也
- 陣占山河布,軍諳水草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渭北劉大夫借便秋遮虜寄朝中親友
- 似隔山河千里地,仍當風雨九秋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長齋月滿寄思黯
- 節使三河募年少,詔書五道出將軍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老將行
- 落日下河源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和圣制送不蒙都護兼鴻臚卿歸安西應制
- 落日下河源,寒山靜秋塞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和圣制送不蒙都護兼鴻臚卿歸安西應制
- 夕卷大河陰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韋大夫東京留守
- 宸章類河漢,垂象滿中州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歸郡應制
- 窗臨汴河水,門渡楚人船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千塔主人
- 千里阻河關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贈祖三詠
- 天子顧河北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陸員外
- 對酒山河滿,移舟草樹回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和圣制賜史供奉曲江宴應制
- 泛舟大河里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渡河到清河作
- 〔一作河上送趙仙舟,又作淇上別趙仙舟〕相逢方一笑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齊州送祖三?
- 萬里山河空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寄韋太守陟
- 清論復河深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權二